在闽南和台湾地区,常常会听到一个人骂另一个人——“你怎么那么鸡婆!”“你真是个鸡婆!”“你真是鸡婆嘴!”意为批评他好管闲事、喜欢多嘴、搬弄是非等。“鸡婆”本义指老母鸡,怎么会赋予这么多的人格成份呢?原来,“鸡婆”实为“家婆”。
“菢鸡婆打摆子——又扑又颤”这句歇后语是老成都形容一个人爱卖弄,爱出风头把自己搞得疯疯癫癫的样子。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看过鸡妈妈孵小鸡带小鸡的朋友都晓得,这个时候的鸡妈妈行动比较迟缓,浑身羽毛蓬蓬松松,嘴里发出的“咯咯”声比没“菢”的时候低沉了许多,一群小鸡跟着鸡妈妈屁股后面叽叽喳喳的,鸡妈妈不停地用喙翻着地,期盼着能找个小虫什么的。
甮多老娘钿 我写宁波话小文,引来不少留言。 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你们宁波人还有一句‘坟多老娘舅’……” 乍一看,确实比较吓人倒怪。不过,我马上知道他要说什么,应该是“甮多老娘钿”吧? 五个字,只听对了四个,而且第一个字走得蛮远的。
一位父亲在阳光网发帖称:孩子8岁了,正在上小学一年级。我和她妈妈都是绍兴人,在家也说绍兴话,但郁闷的是,孩子却和我们说普通话。问过她,她说学校老师都说普通话的。从小和我们一起长大的,却不知她怎么就没学会说绍兴话的。现在想想都不知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