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成熟和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形机器人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面对人形机器人的“热”,行业人士表示应有冷思考,对于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一高五难”需有清楚认知,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需以应用驱动研究。
国盛证券机械首席分析师张一鸣认为,人形机器人未来可能是万亿级别的市场,人形机器人最大优势是能在很多应用场景下替代人,未来国产谐波减速器市场份额会逐步提升,人形机器人或带动减速器需求十倍增长,伺服系统将迎来黄金时代,国内机器人本体厂商在逐步布局控制器产业链,人形机器人很可能复刻新能源车的发展路径。
蛇年春晚舞台上,穿着花袄转手绢的人形机器人亮相;最近多家企业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它们爬楼、跑步、过坡,甚至能做早饭!人形机器人的各种“狠活”不断突破人们的想象。今年的全国两会,“具身智能”作为人形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当特斯拉Optimus用指尖精准夹起一枚硬币,当宇树H1机器人以每秒5米的步速穿越障碍,这些“钢铁之躯”的每一次动作,都依赖着一套价值堪比黄金的感知系统——人形机器人传感器。这个隐秘的战场,正因AI算力爆发与国产替代浪潮,掀起一场关乎万亿产业主导权的终极博弈。
(图片来源:摄图网)当地时间1月8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最新一次连线采访中表示,如果一切顺利,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在2026年产量将增加10倍。因此我们的目标是明年生产50000到100000个人形机器人,然后在第二年再增加10倍。
2月的最后一周,Marc Raibert向中国媒体透露了自己的一笔花销,“我们的实验室买了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还买了几个小型的机器人”。这个喜欢穿花衬衫的中年男人是智能机器人研究所AIInstitute的创始人,是2023年《时代》周刊评选出的全球AI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