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深蓝号捕磷虾船出发已经60天,是否已到南极?如果到了是否已开始工作,产量如何?南极的磷虾被比作黄金矿,这一次去南极预计工作多长时间?”开创国际1月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深蓝号已经达到南极,开始捕捞生产。
7月30日上午,“深蓝”号渔业捕捞加工船交船暨出航仪式在中国船舶黄埔文冲船厂举行。“深蓝”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制建造的渔业捕捞加工船,单船日产量可达600吨,年产量可达7至10万吨。“深蓝”号总长约120米,型宽21.6米,配员99人,该船可满足ICE-A冰区(冰厚度0.
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称,世界人口预计将于今年11月15日突破80亿,1927年全球人口仅有20亿,这意味着过去95年全球人口增长了60亿,然而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使得不同国家的粮食产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幅,这就导致地球上大约有8.2亿人每天都在被饥饿所困。
1985年3月,中国水产总公司组织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1支远洋渔船船队,这支船队由13艘拖网渔船、223名船员组成。在当时,远洋渔业对中国来说是一片完全空白的领域,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绝非易事,动辄上万海里的航程堪称一趟“海上马拉松”。
交汇点讯 记者10月22日从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获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显示,江苏省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点的海洋产业“小巨人”企业共计280家,占全省“小巨人”企业总数的13.
来源:【人民日报】作为世界渔业大国里首个实现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业的国家,我国内陆河流、湖泊、水库和坑塘等水域滩涂面积5.5亿亩,适宜开展养殖生产的内陆水面面积约1亿亩,宜渔水域面积广阔。“渔业领域践行大食物观有基础、有优势,潜力巨大。”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说。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向陆地要食物,也要向海洋要食物;不仅要有陆地粮仓,还要建设“海上粮仓”。我省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954公里,拥有独特的海洋资源禀赋。
“虎鲸号”亮相珠海航展,展现我国高速隐身水面无人作战装备的最新成果;全长110米全球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正在加快建设,明年有望停靠母港连云港港;连云港航空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开通连云港—柬埔寨首条直航航线;……今年以来,连云港市海洋产业屡屡传来好消息,一批针对特殊场
在地球的南端,有一片广袤而寒冷的海域,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其中,南极磷虾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南极磷虾并非真正的虾类,而是节肢动物,与常见的虾蟹是近亲。这种看似普通的生物,却具有极高的价值,成为了海洋中的宝贵财富。南极磷虾是名副其实的“蛋白质宝库”。
【来源:新华日报】连云港“深蓝”号南极磷虾船 。丁蔚文 摄□ 本报记者 丁蔚文10月31日,记者从位于连云港的江苏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悉,眼下随着海水温度逐步降低,该公司陆基驯化的三文鱼将被陆续移至山东海上深水网箱。
【来源:新华日报】10月31日,记者从位于连云港的江苏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悉,眼下随着海水温度逐步降低,该公司陆基驯化的三文鱼将被陆续移至山东海上深水网箱。此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连云港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可行性报告》通过专家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