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知名健身品牌——威尔仕健身遭遇了全国大范围的退店潮。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威尔仕健身房目前已全部关闭,众多消费者预先支付的健身费陷入无法退还的困境。
从去年12月开始,威尔仕健身突然陷入闭店潮。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威尔仕健身于2015年底进入重庆市场,其鼎盛时期在渝中区、渝北区、南岸区、江北区、九龙坡区等地开设了10多家门店。然而,最近三年门店持续减少,至去年时所有门店均已关闭。
“1月13日,我刚花费8400元办理了私教课,春节后健身房迟迟不开门,推销课包的顾问也离职了……”2月26日,近30名消费者陆续在本报“315线索征集令”平台晒出消费凭证,投诉位于碑林区含光北路上的零距离健身游泳朱雀店不打招呼悄然歇业。
去年以来,上海多家健身房频频传出闭店消息,导致大量消费者预付的健身卡会员费打了“水漂”……这是“预付式消费”市场的一个缩影: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收到的海量投诉显示,健身房、教育培训机构、美容美发场所等以预付式消费为主要消费形式的行业里,经营者跑路、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案例越来越
从去年开始,知名健身品牌威尔仕健身遭遇全国大范围的闭店。“3·15”前夕,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多家威尔仕门店已被本土一家健身企业接管,相关会员权益也被同步移至该企业。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了!网购踩雷、预付卡打水漂、外卖吃出异物……当消费变成“消废”,法律就是你最硬气的“避坑指南”!别急!小编用DeepSeek帮您整理了5类最高频的消费纠纷场景,从“货不对板”到“商家跑路”,以案释法,手把手教你用法律武器捍卫“钱包安全”。
3月14日,在“315”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预付式消费典型案例,涉及健身房、美容院、培训机构等预付卡纠纷。九派新闻注意到,在一起消费纠纷中,最高法明确表示经营者不提供证据证明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价款的,人民法院可根据消费者主张结合案情作出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