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临汾4月5日电 题:海内外古槐后裔齐聚“华人老家”山西洪洞寻根祭祖中新社记者 杨杰英又是一年清明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中华儿女血脉情深。”这是“80后”台青汤雯喻第一次来到“华人老家”山西临汾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
“这段路途漫长而又充满回忆,每一步都充满着痛苦与煎熬,每一步都让人难以忘怀,每一步都加深了我对大槐树情怀新的认识。”这是一位男子从新乡到洪洞徒步一个多月后站在根雕大门口时候的感慨。门口众多游客被他蓬头垢面的样子所吸引。
图为2023年临汾·洪洞大槐树寻根问祖旅游季系列活动发布会现场。 洪洞县委宣传部 摄 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 范丽芳)“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一句话道出中国人的根祖文化情结。“期待大家回乡寻根谒祖,共话同根亲情。
但因为押送的人数太多,很快难民们喊够了,官兵们也听烦了…这个事件的起因,简单概括就是,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不堪忍受暴元的压榨,农民起义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中原,四川、湖广、江浙、安徽及山东等原本人口密集的地区也因战火肆虐变得赤土千里,江南地区甚至十室九空。
当我们打开网页,随便一搜“山西洪桐大槐树”,便可以看到很多有关大槐树移民的文章。其中有人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明初大槐树移民的后代。时至今日大槐树移民的后代不断开枝散叶,其人数早已接近了2亿人,而且范围也遍布全国各地,包括宝岛台湾。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大槐树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在很多北方人的记忆里,多多少少都会有着关于洪洞县的回忆,只要向老人问起,就很少有不知道洪洞县大槐树的。
我是湖北襄阳人,自幼我就听说过,我们是山西大槐树移民的后裔。你知道山西大槐树移民后裔有什么特点?据说在明朝洪武年间,由于连年战乱灾难,胡广一带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很多地方荒无人烟,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而湖广地区水肥土美,自然秉赋得无独厚,自古以来就有胡广熟天下足的美谈。
【来源:新甘肃】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为恢复生产、充实国力、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明朝政府于洪武初年制定了移民屯田的复兴之策,开始了迁民戍边的非常之举——洪洞大槐树移民。移民活动历时近50年之久,达到1230个姓氏、150万移民之众,武姓为洪洞大槐树重要的移民姓氏之一。
据说当年移民的时候,分离前长辈为让孩子记住自己的祖籍,在一个孩子的右脚小拇趾上咬了一口,孩子的脚趾甲就成了两瓣。以后,凡是右脚小拇趾甲是两瓣的人,都是从洪洞移民的。两瓣小明候看不出来,长大了就看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