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兰卡威航展上,中国军工企业无疑是整个航展的焦点所在。在飞行表演方面,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换装歼-10C后首次公开亮相,并在现场连续5天进行了特技飞行表演,展示六机斜斤斗、六机分组开花、双机对头交叉、四机同步横滚、单机蛇形扭转等经典动作,惊艳全场。
最近,SR5远程火箭炮再次亮相珠海航展,这款火箭炮的射程可达70公里,难道是中国版海马斯?如果拿它跟海马斯进行对比,恐怕还小看了它,因为在火箭炮技术领域,如今中国称第二,还没有哪个国家敢称第一,因此,SR5火箭炮恐怕比美国海马斯更胜一筹。
7月5日,阿尔及利亚在首都阿尔及尔举行了纪念独立6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在此次仪式上,阿军将近几年进口的几乎所有先进武器装备都拿出来进行了展示,而其中特别引起外界注意的,就要属阿军从我国最新进口的SR-5型模块化火箭炮系统了。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使火箭炮成为火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BM-13喀秋莎火箭炮又坚持了几十年,先是作为作战角色,然后作为训练工具,还出口到社会主义附属国,战后不久,自旋稳定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稳定翼结合使用,都提高了火箭的精度,战后初期,使用的固定翼需要的火箭需要轨道或框架,发射管最初仅限于发射无翼自旋稳定火箭,在随后的几年里,可折叠的翼的出现使发射管发射自旋稳定火箭成为标准配置,BM-24火箭炮是苏联在战后的第一种远程火箭炮,12枚240毫米火箭安装在il -151卡车底盘开放式框架上,BM-24的后续版本EM-24T使用了Zil-157卡车的底盘,发射装置由一组发射管组成,比开放式框架短,但使火箭达到了同样的弹道性能。
前言:俄乌战争进入第3年,西方投入了各种精准武器,有的表现相当不错,如“海马斯”火箭炮,乌克兰凭借区区几十套“海马斯”火箭炮迅速反转被俄军炮火压制的局面,在上千千米的广袤战场上追着俄军打,强悍的火力屡建奇功,美军立即增购480套,台湾也订购的29套,未来也会成为中国军队的对手,是
作为传统陆军强国,中俄都很重视远程火箭炮的研制,但发展道路却大不相同。继承苏联丰厚遗产的俄罗斯占得了先机,早在二战时期,著名的“卡秋莎”火箭炮就发挥了重大作用,后来又出现了自旋稳定的BM24、全球产量最大的BM21,直至集大成之作的9K58“龙卷风”火箭炮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