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6日,APEC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11月18日至19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CCTV4《深度国际》栏目推出专题片↓拉美此刻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的焦点?
在讲座中,杨禹表示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会《政府工作报告》,准确把握“2024年”的时代方位和年度特征,正确领会“新质生产力”的“新”和“质”,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推动新质生产力高效融合发展。
中国经济年报新鲜出炉。2024年,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年报里的亮点很多,今天重点说说这三个。2024年中国经济“前高、中低、后扬”。“中低”,当时压力很大。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
《我的阿勒泰》火了之后,6月,阿勒泰旅游也提前进入了旺季。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场考试。线下的阿勒泰,能否如书里、剧里、线上、心中那般怡人,去了便可见分晓。进入6月,淄博人的注意力集中在重大项目上。山东全省重点项目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连续三天,先后在淄博、济宁、枣庄进行。
长河又一岁,烟火再新程。忙碌的一年即将过去,思考很多,期待也很多。这些天,各界热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怎么更深入地读懂会议精神?可用好这三把钥匙——明年的宏观调控基调发生重大变化,财政政策首次“更加积极”,货币政策由连续14年的“稳健”改为“适度宽松”。
从杭州西湖北岸,开车向北约一个小时,就到了湖州市的德清县。如果你想多听几个改革故事,不妨到德清来。上个世纪80年代初,德清的一家电子器材厂,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联姻”,成立了全国首家科研生产联合体。“产学研”模式就此诞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年之计在于春。元旦后、春节前,全国31个省区市已陆续召开地方两会,提出了今年的发展预期目标。其中,经济增速目标备受关注。如今,我们需要GDP,但也不唯GDP。“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都很重要。
影响预期的一个重要做法是形成“超预期”。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是一次在积厚成势的持续努力中,不同寻常的、以“超预期”有效引导预期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紧扣经济,这就“超预期”。按惯例,每年4月、7月、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多以经济工作为主题。
读懂一揽子增量政策,可把握“一总+多分”的政策阐释逻辑,政策含量则不只在引人注目的数字里。这是上一篇随笔里的观点。今天我们继续来谈,读懂增量政策的方法。从股市的起伏看经济走势、看宏观调控政策,这是一个重要视角,但不是唯一视角。能“看进去”,也能“跳出来”,方能“全面冷静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