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骄阳似火,来到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马家洼子村燕麦荞麦种植基地,新型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农机按照设定的路线匀速行驶,精准播种,一粒粒苦荞种子被洒在沃野田畴间,等待着它发芽、开花、结果……“新型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农机配有北斗导航系统,可按照要求设定播种量和密度,在土地匀速行驶,匀速
记者从通辽市库伦旗农牧和科技局获悉,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一届内蒙古品牌大会上,“库伦荞麦”荣获内蒙古知名区域公共品牌,经《品牌观察》杂志社、品牌观察研究院及专家组评估,内蒙古知名品牌认定委员会复核,“库伦荞麦”品牌价值达83.02亿元。
@↑点蓝色字关注印象库伦金秋染大地,荞麦话丰收。近年来,库伦旗依托荞麦原产地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中国荞麦文化之乡”品牌优势,在全旗范围内大力推进荞麦种植。目前,荞麦已经进入收割期,各地农户、合作社抢抓时令收割荞麦,确保“颗粒归仓”。工人们收割成熟的荞麦。
来源:内蒙古日报 眼下,正值荞麦播种时节。在库伦旗丰顺有机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荞麦种植基地,工作人员早早地将准备好的荞麦种子放进播种机,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粒粒种子随着播种机上下翻动,被陆续撒播进土地里。
↑点蓝色字关注印象库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今天11时11分我们迎来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气白露秋风渐起 秋意渐浓大部分地区暑热基本结束夏日的景象也渐行渐远伴着阵阵凉爽的秋风明媚的仲秋时节正式登场蓝天如洗 秋水如碧露珠如玉 山川如画金色的阳光给大地点染上丰富的色彩天地间一派清清爽爽处处皆是宜
中新网通辽3月16日电 (记者 张玮)记者16日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政府获悉,全国首例荞麦全链路数字化项目在当地落户,“土”产业进入数字化发展新阶段。库伦旗位于北纬42°至北纬43°之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荞麦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
【来源:内蒙古日报】国庆期间,通辽市库伦旗白音花镇治国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的500亩荞麦进入收割季。近年来,“中国荞麦文化之乡”库伦旗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种植、公司化经营和农户散种等多种形式逐步提高荞麦种植面积,今年全旗共种植荞麦10万亩,预计总产量在1.5万吨以上。
来源:【草原云】红红火火置年货,热热闹闹迎新春。春节临近,年味渐浓,通辽市库伦旗各式各样年货迎来销售旺季,牛肉干、荞麦粉等农产品C位出道,成为年货“主角担当”。1月23日上午,库伦旗库伦镇中心街其格齐风干牛肉干店的顾客络绎不绝。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1月19日电 (刘文华 宝秋扬)借着“双十一”的东风,库伦旗农产品搭乘电商“快车”,迎来销售旺季,多款农产品成为网络零售市场的主力军,畅销云上空间。上午十点,在库伦旗库伦镇马家洼子村村部,党支部书记谢艳杰正通过直播间推介库伦荞面。
来源:【通辽日报-中国通辽网】库伦旗是“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荞麦文化之乡”。近年来,该旗紧紧围绕“走生态路、兴农牧业、打文旅牌”的发展思路,在安代文化传承保护、荞麦产业发展等方面,充分挖掘、凝炼、提升内在品牌优势,倾力打造地域文化形象,彰显独特文化魅力。
说起面食,必然首先想到北方,因为南稻北面,北方的面食文化可谓是非常的丰富。就如我们今天要说的内蒙古,据统计拥有约7570公里不同时期的长城,黄河从这里流经743公里,亦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多次交汇融合,形成了闻名遐迩的红山文化、大窑文化、河套文化、多民族文化、游牧文化、商贸文化、饮食文化等等,曾经在此活动的部族有戎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由夏朝至清朝无间断的更迭,各民族文化融合繁衍,为现在的内蒙古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瑰宝。
来源:【草原云】近年来,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然成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库伦旗广大群众紧跟市场热点,以直播“小屏幕”联通国内大市场,让农特产品搭乘电商直播快车销往全国各地。库伦旗阿其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宝龙正在线上直播平台销售荞面。
9月3日,以“畅联劳务品牌,服务东北振兴”为主题的三省一区劳务品牌交流活动在沈阳市举办。通辽市“科尔沁黄牛产业工”和库伦“荞乡”新农人两个特色劳务品牌代表自治区亮相本次交流活动并进行了现场路演展示。“科尔沁黄牛产业工”劳务品牌路演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