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开往三门峡南的G561次列车上,乘务员朱慧进行行李调整。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雪红 摄□本报记者 王小萍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雪红1月7日凌晨4:30,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东高铁行车公寓,入职郑州动车段不久的卢俊臣起床洗漱。
大小新闻客户端3月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冰 通讯员 健生)为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邀约,推动实践育人工作深度融入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寒假期间,烟台大学20个学院、564支队伍、5000余名学子在山东、辽宁、甘肃、福建等地积极开展优秀学子回母校社
来源:中国青年网如何弥合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缝隙、赋予乡村以内生动力,是乡村振兴的难点之一。“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不仅探索了人才要素在城乡双向流动的可能性,更为当下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方案。今天的乡村,需要什么样的青年来振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竹篱笆整齐隔开一块块土地,土地上种有绿油油的蚕豆、青菜等作物。这些蔬菜长势喜人,放眼望去,也是一道绿色的自然景观。这里是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浮桥镇九曲社区新仓小区的共享菜园。谈起共享菜园,00后苏州姑娘景徐玚打开了话匣子。她是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记者 张向阳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家是永远的牵挂。每逢春节,返乡潮中上亿人口的大转移,总会留下大量记录返乡的文字,网络上会风靡“返乡体”。有网友认为,今年返乡体似乎减少了许多。实际上,人们的乡愁并未消失,只不过用多种形式来呈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