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患者吴先生,因低位直肠癌实施了直肠癌根治术。术后,他出现了大便不能控制的情况,每天大便10余次,即使在睡觉时,也有漏便的现象。一开始,吴先生没有进行特殊处理,后因症状加重,开始辗转在上海各大医院寻求诊治措施,诊断为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LARS)。
转载自 傅传刚主编《大肠癌100问》直肠癌手术后为什么大便次数会增多?一般术后多长时间会恢复正常?如何处理?直肠和肛管在控制大便中有何作用?直肠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储存大便,此外还有一定的分泌功能和吸收水分功能。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张冰清7月4日,张先生(化名)准时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潘洋滔医生的诊间,慎重地递上一本“排便日记”,里面详细记录了他一周的排便情况。
刘建磊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肛肠科患者朱某,女性,67岁,1年前因“直肠癌”行“直肠癌根治术+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于2020年07月行“回肠造口回纳术”,术后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多,每天10余次,大便变细,没有便血,有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感。
前面我们分享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有效病例,都是大便急迫失禁型,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例大便排空障碍型患者的治疗经过。患者男性,60岁,2019年5月肠镜检查提示“距离肛缘6cm处直肠肿物”,取病理提示“腺癌”。
71岁的父亲,直肠癌术后20个月,明显好转刚才和我爸打电话他刚接我外甥回家正打算再去小菜园给他种的小白菜浇水“闺女,我觉得现在身体越来越好了呢大便次数减少了很多坠胀感也轻了现在在家修修水管扫扫小院出去溜达”听到父亲高兴地给我“汇报”我也非常高兴2023年元旦老爹确诊直肠癌并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