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网友“蓝山老三”/摄。乌鸫的“食堂”保卫战——《我的小鸟邻居》节选文/肖辉跃乌鸫是我们湖南本地土生土长的歌唱家,有“百舌鸟”的美名。它一年四季都住这里,一般在灌木层边溜达。偶尔,也会飞到小区楼顶上吹吹风。你早上拉开窗帘,兴许,这个歌唱家就站在你窗户边,扯着脖子向你问好咧。
最近,扬州市民王女士的老朋友——一对乌鸫夫妻又如期而至。这已经是它们连续第五年飞来筑巢孕育下一代。 在王女士家北屋的防盗窗上有一个鸟巢,里面有3只刚刚孵出的幼鸟。王女士介绍,乌鸫夫妻第一次飞来,是在2017年的春天。
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 “动物邻居”。
晚饭上桌,还没来得及动筷子,隔着落地玻璃窗突然看到一只小鸟,一头扎进小院的韭菜畦里狂啄着什么。据资料介绍,小鸟系鸫科鸫属,学名乌鸫,别名百舌、反舌、黑鸫,根据地域不同,有的地方是留鸟,有的地方则是候鸟。
高楼林立的上海,也有很多野生动物吗?当然,上海不仅是人类,也是很多野生动物的家。今年春天,曾拍摄了“南京小水坑”视频的自然爱好者嘉美,因为疫情的原因在上海宝山一小区驻留了数月。听闻小区的鸟鸣啾啾——四月初,乌鸫开始求偶;五月,小乌鸫破壳而出;六月初,小乌鸫学飞离巢。
来源:【温州新闻网】温州网讯 过去1个多月里,家住铂金家园小区的市民高女士迎来了一帮特殊的客人——乌鸫。为了照顾好小鸟一家,高女士“偷拍”下了这对“鸟夫妇”在窗台鸟巢里孵蛋、繁育幼雏的全过程,并在微信朋友圈悉心写下“育鸟”日记,吸引了众多微信好友的围观、点赞。
生机盎然的五月,本该是楼上邱姨最向往的日子,约上三五好友,到隔壁的生态走廊散散步,看看花。邱姨把厨房、客厅、卧室里里外外、角角落落都转了个遍,百无聊赖之际,窗外树枝间穿梭跳跃、轻盈翻飞的鸟儿把她给吸引住了,它们不用戴口罩,不用保持距离,不用团购,看着像风一样自由飞翔的鸟儿,邱姨想象着自己飞起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