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国歌,全称是《义勇军进行曲》。它诞生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它最终被选定为国歌,还是有一段故事的。《义勇军进行曲》,原本是电影《风云儿女》的电影插曲。因为这部电影当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都非常大,所以这部插曲在当时广为人知。
这是我国的国歌也叫《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一开始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当时马叙伦先生主张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徐悲鸿等许多委员表示赞成,有一部分人认为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合时宜”,提出要修改的意见,毛主席认为:我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全中国也快解放了,但还受帝国主义包围,不能忘记帝国主义的压迫,要争取完全的独立、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居安思危更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提现。
1949年6月15日,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在北平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准备。7月4日,第六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向全国征集国旗、国歌、国徽的方案,整个评选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有小组成员参加,还有徐悲鸿、梁思成、艾青等专家参加。
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不仅仅是一段旋律、几句歌词,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的缩影和文化的传承。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国歌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