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直击黑市交易链,专家警告:人畜共患病风险触目惊心!屠宰场的寒风呼啸,蓝色三轮车上堆满分割好的“肉块”,商贩警惕地环顾四周,喝止记者拍照——“别拍!这里的东西见不得光。” 这里是河北唐山一处非法狐貉胴体交易现场。
在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市场交易中,一场食品安全危机正悄悄地酝酿着。近日,一系列的调研揭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政府明令禁食的狐、貉等皮毛类肉类,却通过一条错综复杂的黑产业链,大量涌入国内的饮食业。经过一番加工,它们变成了牛羊肉、兔肉等普通肉食,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原标题:315暗访|你吃的牛肉可能是被禁的狐貉肉屠宰场的空地上,风很大,刮得呼呼作响。肉贩子开着一辆蓝色的三轮车,拉着两袋已分割好的狐、貉前后腿肉,赶到了交易地点。一旁角落里,还散落着一些已经发黑的狐、貉胴体。据肉贩子讲,这个场地在旺季时能堆数百吨狐、貉胴体。
上周(3月10日-3月16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后,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重“权”出击,多路记者通过卧底暗访和“马上测”,揭露了包括低价卫生巾秘密、App自动续费等消费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