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刘寨华:入冬后气温将会大幅下降,所以我们要注意顾护我们自身的阳气,天冷的时候出门戴好帽子、围巾、手套,做好防护,老年人还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特别要注意前胸后背的保暖,那么冬季寒冷、血管收缩,也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所以说更应该注意到这个保暖防护。
来源:央视科教 2024年11月22日3时56分,迎来“小雪”节气。小雪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气温开始逐渐降到0℃以下。小雪节气,往往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气温会越来越低,加重了人体适应力的压力,很多人在小雪前后会出现既受寒受湿又燥热所致的不适反应。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天,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节,养生也要顺应自然的变化,以藏为主,通过养阴藏精,为来年阳气生长贮存能量,抵抗力才不“掉链子”。冬藏藏的是什么,应该如何藏?下面,跟随小编一起看看怎样藏,更养生!冬季养生,“藏”字当先《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
每年10月23日前后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为秋季到冬季的过渡。俗话说“霜降有三防,防不住白忙”,养生做好这三点,顺利入冬。10月24日,在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耀江服务站。正好是周二上午专家门诊,由该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主任辛红,前来坐诊。
黄帝内经有云:“冬气通于肾”。立冬过后,补肾十分重要。那么要如何做到“冬藏”、“冬补”呢?这份“立冬养生说明书”,您一定要收好!保暖——注意“三不冻”立冬时节,天气寒冷,易伤阳气,也易诱发各种疾病,要及时增添衣物,注意保暖,重点要做到“不冻头、不冻腹、不冻脚”。
冷冷冷……入冬以来首场寒潮正在横扫大江南北,大风、降温、雨雪齐上阵,你做好防寒保暖准备了吗?殊不知,有些常见的保暖方法其实是错的,做得越多,越伤身体。哪些才是正确的防寒保暖措施,你知道吗?A这些防寒保暖方法都不正确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日寒潮天气将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影响我国。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8日讯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今年的11月8日为立冬节气,冬天的序幕也就此展开。“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童艺萍11月22日迎来小雪节气。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此时,气温下降,空气干燥,大风频繁,湿度降低,渐渐开启入冬模式。医院供图漫漫寒冬中,我们如何顺应时节特点,养精蓄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