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就读于重庆某高校的大二学生李响最近常常感到迷茫、无助、情绪低落,去学校心理咨询室咨询后,老师建议他赶紧去医院检查。他找到重庆某公立三甲医院,挂号、就诊,医生诊断他患有抑郁症,建议进行周期性治疗。得知收费标准后,他无奈选择放弃治疗。
#快消八谈##抑郁症#小彬(化名)意识到自己生病是在2018年,在几次心理咨询效果不佳后,药物治疗是他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办理慢性病卡后,报销后的药费在300-400元/月,小彬还算可以接受。但还有部分患者不敢提及自己的病情且受制一些因素,每月的药费在500-1000元。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2日讯(记者毛茵 通讯员胡弘)近日,湖北省首个心理危机干预门诊悄然开诊,800元看“心病”仍一号难求。“不需要‘官宣’,我们老病号都一直关注心理门诊的动态。我已经是第二次来了。”一位早上从黄石赶过来的男性告诉长江日报记者。
浙江在线3月24日讯(记者 李心怡)“想不开的时候找心理咨询,看到价格瞬间想开了。” “为什么聊聊天的心理咨询费这么贵?” …… 1500元/小时的价格,如果外加疗愈、催眠等项目,价格随时超过2000元。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孙婧宜6月底,《三联生活周刊》发文,讲述了一名重度抑郁的95后年轻人因支付不起高昂的心理辅导费用,开始药物治疗并探索自我疗愈的过程,随即登上微博热搜,部分网友表示“终于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也有人开始为其出谋划策,以期找到更好的治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