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热潮未退,Manus一码难求,AI产品的火爆出圈,瞬间吸引了嗅觉敏锐的“卖课大军”与逐利者蜂拥而至。而那些自以为“吃上螃蟹”的消费者,常常面临风险。澎湃新闻深入挖掘9776条投诉数据,从中梳理出消费者深陷AI陷阱与骗局的各类场景及渠道。
据工作人员介绍,直播人气 100 人 1 小时在线 49 元,点赞 10 万 18 元,评论 30 个 59 元。此外,还有直播公司会通过群控系统控制大量水军,即利用一台电脑同时控制一百部手机,冒充一百个真实用户充当水军。
昨晚央视3·15晚会落下帷幕本次晚会又曝出了哪些消费黑幕?赶紧来看科勒卫浴、宝马、MaxMara商店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海量人脸信息已被搜集记者在全国多地先后调查了20多家装有人脸识别系统的商户,所到之处,人脸识别信息均被偷偷获取,没有一个商家明确告知,征得同意更是无从谈起。
虎嗅注:今天315,央视会曝光朋友圈里的诈骗案例么?要不然,腾讯怎么会在今天突然抛出一个《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那些虚头八脑的话不用看了,以下是值得注意的、腾讯发布的一些硬规矩。侵权、违反国家法律之类的禁令什么的自不必说,外挂与集赞也是不许的哦。
点击上方“海峡卫视” 可以订阅哦!转眼间又到了315国际消费者权(tu)益(cao)日面对社会上频发的消费纠纷有网友表示“没有最坑爹只有更坑爹。”奇葩假货不断挑战着你的忍耐底线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假货中哪些曾让你中了招?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打假”与“维权”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在本年度“3·15晚会”上,瘦肉精羊、名表维修猫腻、老人手机陷阱、搜索之“病”、个人简历泄露等,被一一曝光,令人大跌眼镜。
又是一年“3·15”晚会,又一批黑心商家暴露在聚光灯下。制造水军的“主板机”,梅菜扣肉里的“糟心肉”,不防火的“防火玻璃”,不能灭火的“灭火器”……今年晚会曝光的问题触目惊心,涉及数据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金融安全等领域,凸显了晚会主题“共筑诚信 共享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花呗、借呗、微粒贷、白条等互联网信贷产品的普及,隐藏在互联网背后的诈骗套路也在不断升级,稍有不慎就会中招。撰文 | 张浩东出品 | 支付百科花呗、借呗、微粒贷、白条等互联网信贷产品的出现,提供了除信用卡外更广泛的资金借贷渠道,但相关诈骗案件也频频遭到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