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在读书时是儒家,在做官时是法家,在失意时是道家,在绝望时是佛家。文人们在其一生中并不单纯扮演某个固定的角色,他们不是通常认为的简单的儒家信徒。正因为儒家的核心思想本身是世俗的因而也是易变的,所以读书人们身处不同的场景便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文人们的人生规划几乎是整齐划一的。
1950年生,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四十岁前研读儒家,四十岁后专攻道家,五十岁后研究易经。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哲学与人生》《易经入门》《西方哲学史》等专业著作一百余种。
历史上最难的一次考试有多夸张?宋朝真的遍地是金子,处处是天才,每个人都有望报效天家,可惜的是,这么多大才,去其他朝代一个可能都会改变一片天,可他们聚集于一个时代,也没能挽回这个大厦将倾的时代,掌舵人真的太太太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