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闺女戴花,小子点炮;老头老婆,柿饼子核桃。”这首童谣说的是过年时的情景,而小时候我们男孩子最爱的,则是“小子点炮”。攒了零花钱,买鞭炮、放炮仗,那一声声“砰咚”“噼啪”“哧溜”的音响,与孩子们一波波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在小村寂静的夜空久久回荡。
名师与你聊古诗聂黎萍老师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语文教师全国白板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南京市、江苏省、长三角地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玄武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德育学科带头人这首诗里抓住放鞭炮、喝屠苏酒、新桃换旧符三件传统习俗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
制图\陈海伟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解】上平虞韵,韵脚为苏、符;七言绝句仄起式。题材为节序诗,状写节日热闹、欢快场景。曈曈:tóng,日出光明温暖的样子。桃:即桃符。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戏曲故事(窗花) 清 山东烟台狮子灯(花灯) 现代 北京 黄松青西游记故事(窗花) 现代 山东烟台花鸟(剪纸) 现代 河北蔚县定军山(年画) 清代 江苏苏州“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01春节里的一件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转眼间,一年又匆匆走过,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上了对联和福字,外面震耳的鞭炮声更是打开了新春的大门。我也迫不及待想去感受着热闹的气氛了。 大年三十,辞旧迎新,和家人们热热闹闹的说笑,到处洋溢着热闹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