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现如今已经是诸多酒友心中很喜欢的一种类型。但现在酒圈之中却出现了一“怪象”,能喝的却不一定会喝酒,会喝酒的却不一定很能喝,所以现在很多人喝酒喝出毛病来,都是怪酒不好,但实际上却是自己喝酒习惯不好出的问题。
白酒在我国可谓是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可奇怪的是,我们所了解的古人饮酒很多都是先温一下再喝。比如《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曹操“煮酒论英雄”以及《红楼梦》中宝钗劝宝玉“不要喝冷酒”等等,这些无一不印证古代人喝酒需前要温酒。
古人喝酒要温,但现在却喝凉酒,里面有何讲究,行家:完全没必要古代人很爱喝酒,还有好多诗人写出了许多关于酒的豪情壮志,让后人世代流传,让小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冬日之时,那些小酒馆中就会传来一些声音,“小二,来上二两牛肉,温上一壶酒”。
翻过年后,时间飞快,今年作为双春年十分不一般,第一个农历二月十五为惊蛰,闰二月的十五却是清明节。如今惊蛰将至,万物复苏、气温回暖,但彼此同时我们需要为进入春天打好基础,倒春寒成为了当下我们需要践行的事情。倒春寒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我相信其中有一种方式很多人都不知道——白酒温着喝。
“晚来天遇雪,能饮一杯无?”不知不觉又到了冬天,天气逐渐转凉,想要暖和身子,叫上三五好友小酌一杯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这么多年冬天喝白酒你真的喝对了吗?在这里提醒大家,冬日饮酒注意这些点,让小酌惬意又暖胃。
“谩摘青梅尝煮酒,冰冻白酒品韵味”,这是最近一位酒友按照国窖1573宣传的喝白酒新方法,白酒冰着喝完之后做的一首打油诗。在国窖一个视频短片中提到,国窖1573冰到12°口感更佳的说法,还特别强调温度达到12°的时候,国窖1573的醇香就会再次聚集,酒味会更加醇美。
中国的酒文化可追溯到几千年前,孕育出的黄酒和白酒更是成为酒类的主流。随着时间的变迁,酒文化也变得更加丰富,比如古人饮用较多的为黄酒,少量为白酒,通常温着饮用;而现代人饮用较多的则是白酒,且方式为直接饮用。为什么古人喜欢喝温酒?
白酒时下成为了资本的宠儿,但无论怎么变化,它的喝法也永远只有两种,那就是温着喝和凉着喝。有人说,冬天太冷了,要用来取暖,温一下喝着更加暖和,还有人说,煮酒是为了温人心,是等待酒入喉时,那一份独有的慵懒和缱绻,都有一定的道理。
2021年的冬季,相聚总是难得。与其与众人豪饮,不如几人小酌。热酒暖手,已是阵阵飘香。热酒入喉,更是一股暖流淌过齿间,暖洋洋滑入喉头,将肝肠都捂热,堪称冬日里的享受。这些温暖人心的美酒,大概能够陪伴我们温暖的相聚,或者漫漫长夜的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