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相关靶向药物陆续获批并进入医保,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以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单抗药物最具代表性,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拉帕替尼、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药物,常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鼻咽癌等治疗。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意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手足反应为口服靶向药后双手双脚出现斑块状的红肿、疼痛、硬痂、脱皮等表现。严重者还会出现水泡和溃疡,并影响日常手足活动,国内患者出现这一副作用的发生率高75%。一般症状轻微可不停药或减药,症状可能随着靶向药的适应期而缓慢好转。
皮疹、皮肤干燥及搔痒的处理方法1.轻度毒性:患者可能毋需任何形式的干预,亦可局部使用皮炎平、氢化可的松(10%或25%软膏)或氯林可霉素(10%凝胶)、红霉素软膏。对皮肤干燥伴搔痒者,可予薄酚甘油洗剂每日两次或苯海拉明软膏涂搔痒局部。不应因轻度毒性而更改EGFR-TKIs 剂量。
张阿姨打完两周期的多西他赛化疗后,发现自己走路像踩棉花,手脚发红,局部皮肤出现肿胀、水泡、脱屑等,感觉很不舒服,于是着急地向医生询问。张阿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小编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手足综合征。什么是手足综合征?
海报新闻记者 孙新爱 通讯员 张月华 德州报道手足综合征是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不良反应,有些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可能引起这种症状。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一科主任程金刚介绍,手足综合征平均发生在用药1~2个月后,按照美国NCI分级标准可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1~3级。
11、吃一堆药怎么防止药力冲突? 尽量每种药隔半个小时吃一次,但如果病人吃的药种类太多,可以考虑靶向药先吃,其它的药每隔半小时分几次吃下去。 12、高血压怎么办? (1)吃靶向药必须经常量血压; (2)正常情况下,可以用长效降压药。短效的,可以考虑卡托普利。
手足综合征是肿瘤临床一种常见的由化疗、靶向药物等治疗引起的一种皮肤毒性反应,症状包括皮肤发红、水泡、角化过度、疼痛、感觉异常和感觉障碍等,这些症状通常会出现在手掌和脚底,多在治疗中或治疗后发生,停药后症状会逐渐消失,再次用药时症状会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