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生产的时候是自己不大能感受到特别疼的,因此不像顺产那样能感受到孩子在钻出来或者是宫口撕裂的感觉,所以全程是跟着助产医生的节奏,她说吸气就吸气,呼气就呼气,用力就用力,我的产程是算长的,可能是我第一胎,也可能是因为我打了无痛副作用比较明显,我周边换了三波人了我才生下来,中途我还因为累和困晕过去一次,短暂的,一会就自己醒了,连医生都没察觉我晕过去了,后来孩子估计待不住了要出来,自己醒了后用了几次力就生出来了,只觉得一个肉球出来了,后面挤胎盘还有侧切缝针都是没有很明确的很痛的感觉的,只觉得是针扎的感觉,后来知道原来是真的缝针造成的针扎感觉,但剪刀侧切咔嚓的那声我是听得非常真切的。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1月17日,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联合推出的健康患教科普特别系列直播第二场“从‘安全分娩’到‘产后舒适’,一体化呵护母婴健康”中,专家们表示,全国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已过4年,国内分娩镇痛率虽有大幅提升,但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文/陈玉琪今年10月17日是第19个“世界镇痛日”。从2004年起,国际疼痛学会决定将每年10月的第三个周一设立为“世界镇痛日”,疼痛作为一种病症,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在医学疼痛指数中,分娩疼痛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烧灼伤痛。用疼痛评分量表评价,分娩痛可以达到9分到10分。
新生命带来希望和喜悦的同时,大部分孕妈妈还是会惧怕宫缩带来的疼痛。随着医学的发展,被称为“人类之光”的分娩镇痛走进大众视野。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孕妈妈都很关注的关于“分娩镇痛”的那些事,就是大家常说的“无痛分娩”。
“没想到生孩子想打无痛,却被贴上了‘吃不了苦’‘自私’的标签。”前不久,重庆市民朱珠(化名)预产期在即,怕疼的她早早决定了要在生产时打无痛,没想到却遭到了母亲和婆婆的双重反对,怕往身体里注射药会伤到孩子。朱珠说,好在丈夫坚定地站在她这边,支持她打无痛的决定,“不然得多受多少苦”。
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 实习生 李甜宫缩怕疼,生产怕疼,就连孕期做检查抽血都怕疼,对疼痛的畏惧继而让很多女性对怀孕和生产有所畏惧,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无痛生产已经被大众所熟知之后,如今,产科界又开始出现“孕产全程无痛”的新理念。
长沙百佳玛丽亚妇产医院助产士正在为新生儿进行清理。临产的时候,产妇要经历阵痛、开指痛。无痛分娩可以让准妈妈们不再经历疼痛的折磨,减少分娩时的恐惧和产后的疲倦,让她们在时间最长的第一产程得到休息,当宫口开全时,因积攒了体力而有足够力量完成分娩。
分娩痛是分娩过程中的自然生理反应,长期以来人们把这种剧烈的痛苦视为不可避免的正常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减少产妇分娩期的疼痛,提高产妇分娩质量,是医务工作者追寻的目标。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医学界麻醉科医生和产科医生的努力,大家对无痛分娩的认识不断地增加。
近日,由刘亦菲主演的电视剧《玫瑰的故事》正在热播中,随着剧情发展,也不断引发网友的关注。在最近的剧情中,主角黄亦玫临盆在即,护士出来催促家属尽快决定是否打无痛。强势又思想守旧的婆婆却直接拒绝,并表示“女人生孩子都是要疼一回的,用不着打麻药,对孩子不好”。
2023年3月27日~4月2日是“中国麻醉周”,今年的主题是“敬畏生命,医患同行——讲好麻醉故事,助力健康中国”。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和医学理念的发展,麻醉医生的工作不仅是为患者的手术安全保驾护航,也在无痛诊疗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10月16日是“世界镇痛日”,为了缓解人类的各种疼痛,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懈努力,而无痛分娩就是其中之一。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2.8%的受访者了解无痛分娩,73.
长沙百佳玛丽亚妇产医院 麻醉科主任王迪建在孕妈课堂上做分享。众所周知,顺产时会有难以忍耐的疼痛,因此许多宝妈在了解完无痛分娩好处之后,临近生产时满心欢喜等着打无痛,却被医生告知得等到开三指才能打,无异于是当头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