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308年至1321年,但丁用了13年之久的时间完成了《神曲》。他倾注了对意大利的留恋热爱,也抒发了对显示的不满。在诗中注入了强烈的神学和宗教色彩。串联了但丁穿越地狱、炼狱最后到达天堂见到上帝的经历。
在开始旅程前,但丁又对自己能否完成这样的旅程感到信心不足,就对维吉尔说:“在你让我开始这趟艰难的旅行前,还是考虑一下我的能力够不够吧,因为我不是肉身游历冥界的埃涅阿斯,不是以身殉道的圣彼得,也不是被神拣选出来传道的圣保罗,何德何能走这一趟呢?”
[意]但丁但丁·阿利盖里(Dante Arighieri,1265—1231)是中世纪最伟大的诗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他是站立在旧世纪终结和新世纪开端的门槛上的巨人,其代表作《神曲》是文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但丁诞生于佛罗伦萨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里。他早年丧母,父亲长期经商。
你随我来,让人们去议论吧,要像竖塔一般,任凭狂风呼啸,塔顶都永远岿然不动。——但丁·阿利格耶里,《神曲》《神曲》(Commedia, Divine Comedy)是意大利诗人 但丁·阿利格耶里(Dante Alighieri 1265-1321)的长诗。
阅读但丁是一种责任,重读但丁是一种需要,而聆听但丁则是聆听一个伟大的预言。——意大利著名作家 尼科洛·托马塞奥阿利盖利·但丁阿利盖利·但丁(公元1265年—公元1321年),13世纪末,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
2019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在意大利《晚邮报》发表题为《东西交往传佳话中意友谊续新篇》的署名文章特别谈及中国一位教授为翻译《神曲》历时18载,几易其稿,在临终病榻上才得以完成,以此说明中意友谊传承于密切的文化交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