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洋大省,广东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水养殖产业居全国前列,具备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得天独厚条件和坚实产业基础。2023年以来,广东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多个标志性领域创造了全国第一,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新突破、新面貌。
9月4日,国内首个零碳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网箱平台在广东汕尾投入运营,并完成首批养殖鱼苗投放。该平台于2023年12月10日在广州打捞局新会基地开工建造,2024年8月25日“华天龙”完成海上吊装沉放。
广东出台全国首个海洋渔业全产业发展规划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悦 图/受访者提供近日,《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出台,这是全国首个海洋渔业全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蓝色粮仓”,引领中国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3月13日电 (许青青 杨茵 阮湛洋)据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13日消息,截至2024年末,广东沿海地市海上牧场贷款余额325.4亿元,其中海水养殖贷款余额71.4亿元,占比21.9%。渔民在广东阳江大镬岛深水网箱养殖基地作业(资料图)。
今年6月8日是第十六个“世界海洋日”暨第十七个“全国海洋宣传日”。6月6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在茂名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4)》并回答记者提问。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海洋局局长屈家树在会上透露,2023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为18778.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位于广东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考察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新华社广州6月8日电(记者吴涛、熊嘉艺)在广东湛江的东海岛海域上,刚投入运营的深海养殖平台“恒燚一号”如一座红黄相间的“海上堡垒”,矗立在蓝海碧波之上,蔚为壮观。这是广东加快推动海洋牧场建设的最新注脚,一条条“生猛海鲜”从近5000个深水养殖网箱出来,抵达千家万户的餐桌。
中新网广州1月10日电 (记者 孙秋霞)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近日联合印发《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标准体系规划(2025—2035年)》(简称《海洋牧场规划》),为南海区海洋牧场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提供技术支撑和方向指引。
中新网广州7月18日电 (孙秋霞 李艳艳)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近日印发《广东省海洋产业园(海洋牧场类)用海选址及控制标准(试行)》(简称《标准》),从用海选址、合理用海规模等方面为广东省海洋产业园(海洋牧场类)内海洋牧场用海活动制定统一的标准。
广东湛江,是个冬天仍然能够户外赶海的宝藏城市。在湛江坡头区,这个“生蚝之乡”每年12月至次年清明是官渡生蚝的丰收季;作为“中国金鲳鱼之都”,秋冬时节的湛江现代化海洋牧场上,深水网箱中的肥美金鲳鱼也迎来了丰收的时刻。从舌尖出发,感受海洋的馈赠和科技的魅力。
近日,《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出台,这是全国首个海洋渔业全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蓝色粮仓”,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示范、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悦图/受访者提供近日出台的《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以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蓝色粮仓”,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示范、中国特色、国际影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了解到,9月4日上午,全国首个“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项目“伏羲一号”在广东汕尾正式投产,预计投产后年产优质海水鱼类约900吨,年产值可达5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