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这段极美的文字,翻译成白话文,就浅显易懂了:春季的三个月,是万物推陈出新的复苏季节。
首先,《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可以有六种,一是说“气”是万物本原,在天地未形成之前便有了气,充满着太虚而运行不止,之后才有宇宙万物,原文中:“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驰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便是体现这一思想,并且也表达了天地演变和生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我们已知,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的方剂为四逆汤症与白虎汤症。那么,重阴、重阳之方呢?可以肯定的说:当今之世尚且没有。因为我们至今仍未能根治疑难顽疾,攻克癌症。设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之必字得解,再顺藤摸瓜,疑难顽疾的理法方就会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