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郑丽杰 胡毅谦家住杭州骆家庄的王阿姨(化名)前段日子出现高烧、咳嗽、全身酸痛的症状,被诊断为甲流。经过治疗后,王阿姨的体温恢复正常,全身酸痛也明显缓解。病中出汗过多,王阿姨感觉浑身黏腻不适,她迫不及待地洗了个热水澡。
暴汗之后,推荐三种补水方式: 1.少量、多次、慢饮。一般来说,一个健康成人每日应该补充2000毫升左右的水。 2.不要马上喝冷饮。冷饮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腹痛或腹泻,还会抑制出汗和调节体温的正常反应。 3.歇一会儿再洗澡。大汗过后,应该休息一会,等体温恢复,身上的汗干了再洗澡。
盛夏炎热,酷暑难当。一日,张先生下班回家,一身大汗淋漓,立即把空调开得冷冷的,还嫌不够,又对着电扇使劲吹,同时从冰箱拿出冷饮喝了一大杯,还用冷水冲了凉。哪知睡到半夜就开始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身痛,喷嚏不断,咳嗽不止,只好到医院来看病。医生告知张先生,这是自己“招惹”的疾病。
上了一天的班,回到家洗一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或者用热水泡一泡脚,可以洗去一天的疲惫。洗澡可以洗去身上的垃圾以及细菌,帮助我们保持身体清洁,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但是,不管成人还是儿童,我们洗澡时有一些安全问题和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夏天洗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洗澡温度要适宜。
第一、在发热出汗时,切记不可洗澡,原因有两点,首先、身体在出汗时毛孔张开,洗澡容易让寒湿都趁机钻了进去,身体疼痛加重,其次、这个时候免疫力低下,洗澡容易受凉,许多人好不容易退烧了,洗了个澡却又染上了风寒。
不过导致湿气入体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说经常在潮湿的地方生活,就容易导致失去肉体,或是长期吹空调,同样会导致湿气入体,其实除了这些因素以外,如果在洗澡时经常使用不正确的方式,同样会导致人体当中进入大量湿气,也会导致本来湿气过重的人持续加重湿气,从而会出现一些症状,如大便粘腻、身体水肿、全身乏力、精神疲惫等。
许多跑友都很享受跑步后大汗淋漓的舒爽感,可现实生活中,同样的距离、同样的配速,有些人跑完步衣服可以拧出水来,而有些人却只是微微出汗。有人认为,出汗多代表运动效果好,而出汗少则意味着运动没到位。真的是这样吗?一、我们为什么会出汗?跑步效果和出汗量之间,到底有没有直接的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