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里面找新闻,竖屏模式更亲粉!四川观察《联播观察》专区新潮上线。《联播》深一度、观察近一步,每晚8点,四川最权威时政新闻栏目换个姿势,带您一起“网感”四川。古往今来,明亮的日月、璀璨的星河,激起了人们无限向往。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7月31日)下午,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返回57天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举行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与公众见面。执行神舟十五号任务的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于6月4日告别空间站返回地球家园。
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一个不断崛起的行业,它的发展历程中饱含着无数英雄建功的汗水和智慧,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令人兴奋的历史吧!飞跃天空,顶天立地自从1956年中国航空科学院成立后,曾经历多次失败的尝试后,终于在1970年11月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太空探索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究和求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驱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坚持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道路,一步步实现了走出地球、探索宇宙、遨游太空的梦想,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培育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为建设航天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看到这张照片,心血来潮想讲一期中国航天的发展轨迹,中国航天都经历了哪些至暗时刻?这张照片是我们80后的初中物理教科书上拍下来的,看到这个宇航员的照片感慨万千,我记得我上初中应该在2000年前后,那时我们中国还没有宇航员上太空。
回首75年来的辉煌历程,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即日起,本报推出“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专栏,组织多路记者奔赴祖国各地,通过深度调研采访,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各行业、各领域涌现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传递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型经验,带您一起聆听中国奔向科技强国的铿锵足音,一同感受新时代昂扬奋进的创新脉动。
转眼间,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已经在轨运行近6个月,返航进入倒计时,这几天他们正等着迎接下一批追梦者乘坐飞船,划破银河而来。而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于4月23日进行了最后一次全区合练和全系统气密性检查,状态良好,静待4月25日20时59分发射。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中国第一位航天员进入太空,从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到第一个火星探测器,从第一次“太空漫步”到中国人第一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每个“第一次”,都见证着中国逐梦航天的探索。今天是世界航天日,致敬航天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