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3家单位联合组成的周原考古队在周原遗址内先后发现了先周大型建筑、西周城址以及战国晚期大型仓储建筑,进一步厘清了周原遗址的城市结构和性质。
来源:【宝鸡融媒】周原遗址(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宏伟史诗中,周原无疑是最为厚重的篇章之一。“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经·大雅》中的文字记录了周人迁岐的故事。在宝鸡市,一座城址的发现,为我们掀开了周人历史的神秘面纱。
在距离陕西省西安市不到20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周原的遗址,这个遗址范围涵盖了今天的扶风县和岐山县的20多个自然村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世纪中叶,为了避免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周人的首领古公亶父带着他的族人迁徙到了这里。由于周人在这里定居人们就称这里为周原。
《规划》明确了从2021年至2035年的15年间,周原遗址保护的原则、目标和策略。周原遗址除了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对它的全面保护和合理利用,将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中新网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考古学家、北京联合大学校长雷兴山教授11月19日在北京表示,经过持续多年的考古发掘研究,可以确认,位于陕西宝鸡的周原遗址是西周时期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代表着“礼乐文明之都,中华礼仪之邦”。
这些年来,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家单位联合组成的周原考古队,以厘清城市结构和判断遗址性质为首要学术目标,以寻找框架性遗迹为田野工作重点,对周原遗址进行持续的勘探和研究。
一、引言在古代历史研究领域,准确厘清不同历史时期重要地名的地理位置及其变迁,对于深入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宗周作为西周时期一个关键的地理概念,其确切地理位置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
画笔灵动,龙跃纸上。孩子们精心涂画的一幅幅别具风格的青铜器画作,让人感叹绵延的力量。“春节逛博物馆,恰好碰上这样的活动,很开心。不仅玩了,还对青铜器上的龙纹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来自西安的小学生王坤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