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工商大学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学生团队,成功研发“智能电子鼻”仪器,能快速准确分辨食品新鲜度。操作人员将猪肉样本密封后提取的气体注入“智能电子鼻”,仪器中的传感器将检测信号传输到电脑,通过数据采集软件得到样品的新鲜度结果,全过程只需5至10分钟,准确率在95%及以上。
通过建设资源热力电厂和生化处理厂,广州提升了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不仅破解了困扰广州发展的“垃圾围城”问题,还确保了生活垃圾在社区干湿分类后在终端处理环节实现干湿分类处理。终端处理设施不仅要建设好,在运营中也要管理好。
中新网杭州5月11日电 (王题题 陈胜伟)5月11日,中新网从浙江农林大学(下称“浙农林大”)获悉,该校师生团队成功研发茶叶品质智能嗅觉检测技术。这一技术能在短短2分钟内迅速识别茶叶的产地与品质信息,且准确率高达99.8%,极大地提升了茶叶品质检测的效率。
以下文章来源于自然系列 ,作者Nature Portfolio 自然系列.Nature Portfolio官方账号。 Nature Portfolio ——《自然》旗下期刊与服务集合,致力于服务科学界,我们提供一系列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涵盖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和应用科学。
烹饪时从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公园里或淡雅或浓烈的花香……这些都是嗅觉器官和大脑在发挥作用,帮助我们闻到各样的美妙气味。有一种技术不仅能让我们闻到气味,还能让我们“看见”气味,这就是神奇的数字嗅觉技术。我们是如何闻到气味的?
香港科技大学范志勇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凭借最新研发的仿生嗅觉芯片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给机器人装上“鼻子”绝非易事,早在1982年,Davide等人就提出了电子鼻的概念,他们通过一组化学传感器对气味进行检测,然后使用模式识别算法来区分不同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