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的李程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反映,2020年10月,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其名下位于武昌区团结新村南区小区的房子里,装修隔断设施被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强制拆除,理由是其将房屋隔断后出租,该户为“胶囊房”。
(长江网记者 王刚 吴吟溪)近日,长江网报料热线027—66668888接到多名武汉市民的投诉,称小区内有业主擅自将自家的房屋改建成“胶囊房”对外出租,多次向有关部门投诉,均得不到解决,希望媒体予以曝光。接到线索后,长江网网记者随即展开调查。【相关部门“踢皮球”,胶囊房如何管?
(楚天都市报) 胶囊房,昨日成为武汉市两会的热词之一。不少代表委员都关注到了本报昨日的相关报道,并提出了自己对整治胶囊房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支招公开曝光拒不整改的户主武汉市政协委员张再强认为,胶囊房问题关键要从源头管控。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分割成十多间小房子对外出租。
极目新闻见习记者 黄志刚视频剪辑 杨凝寒改变住房原有的格局,将其分隔成“胶囊房”出租,由此引发的房屋漏水,墙体开裂、变形一直得不到解决。最近,家住武汉市江岸区西马街高雄社区的董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
□ 本报评论员 李杏为了兑现在春节前全部取缔中心城区“胶囊房”的承诺,一段时间以来,我市对“胶囊房”展开了全面整治行动,整治规模空前,手段无比强硬。对于“胶囊房”带来的种种突出问题,市民反映颇为强烈,要求整改的呼声很高。近几年,面积小但租金低廉的“胶囊房”在武汉多个片区流行。
长江日报-长江网12月18日讯(记者杨荣峰)12月18日晚8点30分,由武汉市治庸问责办主办、武汉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全媒体监督类栏目《电视问政:每周面对面》播出问题短片《“胶囊房”屡禁不止 联合执法待何日?》。(图为电视问政播出问题短片《“胶囊房”屡禁不止 联合执法待何日?》。
(楚天都市报) 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湘隆时代大公馆小区,一顶楼房主“巧用心思”,圈占楼顶公共区域,上下连通建起15间胶囊房,可同时住60人。昨日,这一尚未投入使用的超大胶囊房,被当地房管、城管、公安等部门联合强制拆除。
直到昨天,武昌文豪苑业主许女士仍不确定:自己该不该为中介公司在名下房屋内的违规隔断买单。一周前,她收到了一份房管部门下达的“胶囊房”整改通知,要求尽快拆除房屋内的违规隔断。房屋中介认为利益受损,向许女士索赔5000元。
长效管理办法出台本报讯(记者刘元聪 通讯员文华)随着1725间“胶囊房”得到彻底整改,租户全部搬出,昨天,江岸区“胶囊房”整治工作通过全市综合验收。该区同时出台《江岸区违规出租住房管理办法》,长效管理机制正式开始运转。
家住光谷长城坐标城小区的吴女士打来电话反映,她家楼上的邻居在装修时竟然装了12间带厕所的房间,她怀疑对方是想做“胶囊房”进行出租。吴女士家住长城坐标城小区23栋叠拼别墅,一二楼以及负一楼的一部分是她家的房产,三四楼以及负一楼的另一部分则归邻居家所有。
最近,在汉阳区房管局法制宣传日上获悉,武汉市委、市政府发布最新通知,首次对群租房给予明确定义。出租住房每室居住不得超过2人,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有法定赡养、抚养义务关系的除外。其中,除人均居住面积要求外,还有3种房屋租赁情况,被纳入综合治理范围。
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视频剪辑 王峻通讯员 郑上一套单位的房产,却因其他单位在公共走廊上修建胶囊房后,近3米宽的通道无法通行,房主只能望房兴叹。日前,武汉市江岸区大智街道联合消防、公安等多方力量,实施联合行动,对这处占用公共通道修建的违法建筑进行了强制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