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网友吐槽高中历史课本中的很多古代人物似乎都长着一副相同的面孔,这些画像中的历史名人们,无论帝王还是将相,除了衣冠、胡须等不一样之外,看起来几乎都像是一个娘生的,个个都是倭瓜脸、肿眼泡,还有那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凤眼。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肖鹰多年潜心研究中国美学,在新书《以神为马》中以庄子“游”的观念导航中国美学,验之以中国文化的多元丰富,对20世纪以来的多种通行观念尖锐质疑,为深化中国美学研究提出了挑战性话题,表现了作者在古今、中西纵横交集中的美学探索和理论建树。
经常翻阅画册,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历代仕女图所画的美女,全都是单眼皮,双眼皮的一个也没看到,这是为什么?单眼皮是蒙古人种的特征之一,其起因是由于上眼睑的上方脂肪较多,形成一道褶襞,将上眼睑盖住。这样看来,古代的汉人是“纯系”的蒙古人种?但所谓“古代”,要看古到什么时候。
秦始皇陵中有八千多个兵马俑,专家发现,所有的兵马俑都是单眼皮,这些兵马俑都是根据当时秦人的面容精细制造出来的,一个兵马俑代表一个秦人,所以,这些兵马俑和秦人的样貌几乎一模一样,用现在的话去形容就是“双胞胎”。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在观察另一个人的时候,第一眼会先观察他的眼睛,从眼神中流露出的感觉往往是一个人内心所想的真实感受,而人的眼睛分为单眼皮和双眼皮,有人认为双眼皮好看,也有人认为单眼皮和双眼皮都好看,不过这只是个人的审美不一样罢了。
文\本刊特约撰稿 韩惠娇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乘坐一叶孤舟,在琼州海峡的烟波间,赴任“琼州别驾”。在海南的贬谪生涯几乎是东坡先生人生的最后一站,当时的海南岛被视为“化外之地”,瘴疠遍地,苏轼花甲之年赴琼,前途难料,曾丧气写信与友人道,“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之便作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