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网讯 2月18日晚间,中国中冶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六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国中冶2025年度预算的议案》《关于中国中冶2024年度投资计划执行及2025年度投资计划方案的议案》。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3月14日,中国中冶发布2025年1-2月新签合同情况简报。根据公告,公司2025年1-2月新签合同额人民币1416.3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27.5%,其中新签海外合同额人民币5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
应收账款坏账是制约上市公司利润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同花顺iFinD统计的结果来看,去年上市公司整体应收账款坏账规模明显攀升,但这些坏账来自哪里、因何产生,其信披却并不是很透明,尤其是上市央企的坏账透明度十分糟糕。
每经AI快讯,中国中冶15日晚间发布2024年1—12月新签合同情况简报,公司2024年1—12月新签合同额12483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2.4%,其中新签海外合同额93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8%。
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即将来临之际,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冶集团董事长,中国中冶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建光,中国中冶党委常委、副总裁白小虎、朱广侠于1月26日—27日以视频连线、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对奋战在海内外一线的干部员工及家属进行深情慰问,并为他们送去衷心的感谢和新春的祝福
本报记者 向炎涛6月26日下午,中国中冶(以下简称“中冶”)召开了2022年年度股东周年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国中冶董事会2022年度工作报告》的议案、关于《中国中冶监事会2022年度工作报告》的议案、关于中国中冶2022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议案等十二项议案。
4月8日,在中国中冶2023年度业绩会说明会上,中国中冶总裁助理、副总会计师、财务部部长范万柱介绍,由于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整个2023年的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比较紧张,尤其是民营房地产这一块,特别是像恒大、碧桂园、融创等房地产企业,在经营市场当中出现了一些违约,中国中冶作为施工方在回款当中也受到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