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世界文学史,其实是我的文学回忆录。”木心说。古代,中世纪,近代,每个时代都能找到精神血统,艺术亲人。《文学回忆录》记录了木心在1989年至1994年年间,在纽约为一小群中国艺术家开讲的“世界文学史”。当年听课的陈丹青累积笔记共五本。
诗言志,恬恬淡淡些许词。诗歌是最具想象力的文字,也是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文字,如果没有对生活最切实的感悟力,是写不好诗歌的。看起来诗歌是最容易书写的题材,但是要将自己的价值观毫无偏见地输出,让大家读过之后能够潸然泪下或者豁然开朗,还是一件蛮难的事情。
1927年,木心出生于浙江乌镇。木心本名孙璞,字玉山。璞意为蕴藏有玉的石头。孙家是当地富户,经过祖父两代苦心经营,财产颇丰,拥有田地两千亩。从小家里便给他请了名师,教授四书五经,“四书中,我最喜欢《论语》,五经中,最喜欢《诗经》,也喜欢借《易经》中的卜爻胡说八道”。
温柔地触摸世界,感知生命的温度。欢迎同步关注微信公众号“一如奕如”!十年前的三月,第一次知道木心。那时候我还在厦门大学里闲适着,有一天原来大学时期的方老师在QQ上问我,“读过木心的文章没有呀?”“谁是木心?”话一问出口,就汗颜了。
木心穿过跌宕起伏的前半生,兀自在纸上写着,在笔下画着,在心中思考着,沉淀下一身的缄默。时代在契机偶然、人云亦云的驱赶下往往会让人于下一个日出后就变得炙手可热,木心在深居简出的后半生中未必想到在生命的尽头会有一簇积火般的追捧向他袭来。
读木心,是从2009年开始的,当时丁老师推荐我看《素履之往》,我在书店看到,便买了下来,此前并未听过这个作家,不知道他打哪里来,写什么,写得怎么样。后来这本书也没读,倒是读了PDF版的《哥伦比亚的倒影》,非常惊艳,我向来是散文读得多,但写得这样好的,没见几个。
路明(1982年—),大学教师、物理学博士、资深驴友、健身教练、自由撰稿人。微博@坐在后排的兄弟。木心:(1927-2011),浙江桐乡乌镇人。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中国当代文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