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它的故事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如八路军、新四军等备受瞩目,但在这些著名军队之外,还有一支人数众多的力量,那就是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
9·18特稿丨罗援、叶征领衔原创:破袭正太线 决死捣“囚笼”——《烽火战旗扬》之十七“无坚不摧连”摘要:如今,建连于国家危亡之际、成长于抗日烽火之中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38团1连传人们,仍以“决死劲旅首营首连”为荣耀,以“铁心跟党、誓死抗敌、敢打必胜”为连魂,将“决死精神”赓续相
作者:相忘于江湖全面抗战初期,决死纵队是三晋大地一支十分重要的抗日力量。在1939年12月阎锡山发动“晋西事件”瓦解分化之前,决死纵队一度拥有50个团6万余人,这样的规模即便放眼全国模敌后抗日战场也比较少见。
此战最大的争议之处就在于:面对据险死守的日军520余人一个支队,八路军动用了3个团阻援,8个团围攻2天2夜,付出重大伤亡后,虽然歼敌400余人但仍有100余日军等到了援军,等八路军全线撤离后,这股日军成了漏网之鱼。
为掌握好部队,决死一纵薄政委做了最坏打算,决定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将原第一纵队长、独立第1旅旅长梁述哉和原第1总队长、第216旅旅长台耀玺以下百余名晋绥军出身的旧军官调离部队,以学习为名遣送到延安去。
1940年9月5日凌晨,日寇第36师团所属驻山西太谷县的鬼子,出动永野大队长以下500余人,秘密向榆社县双峰镇实施奔袭,企图配合另外几路日军,合围八路军129师师部和后方机关,刘伯承师长发觉该路敌人比较薄弱后,当即电令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就近调动四个团的兵力加以围歼。
陈赓从朝鲜战场回来以后,特意去北京找政法口负责人董必武,向他要一个人。此人叫沈毅,身份很特殊,刚因贪污被判了死刑。董必武是延安五老之一,德高望重,即便是陈赓这样战功赫赫的将领,没有充足的理由也不敢轻易向他要人,尤其要的还是一个死刑犯。两人交谈之后,董必武却对陈赓的要求表示支持。
1941年三八六旅建制陈赓旅长。政治委员王新亭,参谋长周希汉,政治部主任张祖谅。41年1月,三八六旅改为师机动兵团,由决死一纵兼任太岳军区。41年8月,三八六旅、决死一纵(后改为决一旅)、二一二旅组成太岳纵队。由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隶属于集团军总部,四二年一月改归一二九师。
抗战中期,山西的决死一纵编入一二九师序列,成为了太岳纵队的一部分。有人说山西兵比较弱,不会打仗。他的看法是决死一纵的干部战士暂时在战场上表现一般,不过是因为缺乏战斗经验,只要调教得当,再打上几仗就能锻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