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初,有个视频上了微博热搜——在天津,一个家政团队为一位独居老人清理她的家。这个久未清理的家里,出现了成千上万只蟑螂、堆积成山的腐烂食物,地板覆盖着几寸厚的包浆,老人养了十几只猫猫狗狗,囤积了十几年都吃不完的米面油。
参考消息网10月11日报道 (文/朱丽)你的收藏夹存了大量从没点开过的文章和链接?你的数字云盘有很多十年前下载却一直没看的电影?照片和视频快把你的手机撑爆了,你却舍不得删?当心,别变成digital pack rat(数字囤积狂)。
Jiang Mengqian. A Study on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hoarding Behavior .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2021。
据健康时报消息,受访专家:孙秀丽: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一科主任受访专家:孙秀丽: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一科主任随年龄增长,老人总在怀念从前,舍不得扔有“纪念意义”的老物件。老人囤积其实有一道门槛,适度怀旧能给健康加分,而过度囤积会影响身心健康。
首先问你一句,你觉得你有强迫症吗?你能确定你真的是强迫症而不是强迫行为吗?我们最常见的,最容易发生的是强迫行为,例如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怀疑钥匙,手机等是否遗落也要反复翻兜确认,车有没有锁好,上传的文件是否疏漏等。
“父亲去世后,母亲留在老房子里自己住,将近100平米的房子里,堆着她从各处捡来的塑料袋、旧纸板、矿泉水瓶,甚至是一些塑料餐盒,还有不能穿的旧衣物、无法使用的老物件。”“该扔就扔?你们不懂,这些东西都有用,以后会派上用场。
“明明什么都不缺,还是忍不住买买买?”“明明已经买买买,还是填不满自己的心?”随着618购物节的到来,你是否已经清空了“购物车”?或是已经感受到了拆包裹的快感?但不要单纯图一时之快,心理学专家提醒,这种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心理问题。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生活中,爱好似乎是人们精神上的“避风港”,但有些看似无害的兴趣,却可能是精神健康问题的隐秘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