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在山东省鄄城县箕山镇时航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航食品)便会飘出一股浓郁的麦香味道。走进制作车间,全麦、燕麦、杂粮、野菜团子、玉米锅贴等各式各样的馒头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工人们正忙着和面、蒸制、包装、发货,工作间内外洋溢着一派繁忙的景象。
开锅喷喷飘香 忙年蒸蒸日上王哥庄大馒头订单纷至沓来“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提到青岛人春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香喷喷、热腾腾的大馒头自然当仁不让。作为青岛当地拥有500余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哥庄大馒头更是许多人品味、送礼的“心头好”。
归港的渔船满载着丰收的喜悦大海的礼物滋养着胶东儿女绽放的花朵装点着海滨小镇6月18日18:00档CCTV-1《正大综艺》跟着“荣成人”鞠萍姐姐、文化学者赵玉平一起打卡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宁津街道开启一场与大海的浪漫约会追着海岸线上的第一抹日出一起去“尝鲜”山东荣成成山头位于中国海岸
视频中,这位手捧馒头,笑脸如花的女子是山东省青岛市的创业名人——李海清。在当地,普通馒头3至5元一斤,可是,经过李海清的改良后,一个馒头最高可以卖到3200元。李海清制作的“馒头”,不仅荣获了巴黎非遗邀请赛的金奖。她的馒头店,全年销售额还达到了300多万元。
揉面、调色、捏造型……3月5日下午,济南市槐荫区中建幸福MALL附近的“心妈馒头店”里,王玲玲正在后厨熟练地制作着别人提前订购的胶东花饽饽。谁能想到,这位手法娴熟的馒头店老板,曾经是一名ios高级软件工程师。“八年的程序员,辞职开了家馒头店。”王玲玲的朋友圈简介直白而坦率。
1月29日,青岛市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辖区11个街道办事处,在青岛泉林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举办第十届花样馒头大赛,围绕“家在市南 时尚幸福”主题,现场制作花样馒头、传统馒头、创意馒头,同时展出各位选手精雕细琢的枣山、寿桃、圣虫等百余件成品。
活动现场照片。(来源:青岛市崂山区农业农村局)信网9月25日讯(记者 耿润 通讯员 王雪梅 赵子健)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又是一年丰收季。9月22日上午,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崂山会场)暨第十一届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在崂山区王哥庄街道会场湾举办。
花样馒头(记者 田阳 摄)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田阳 泰安报道“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窗花”。胶东花饽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逢年过节都会出现在餐桌上,人们蒸制各种花样的花饽饽祈福,承载着节庆的美好寓意,也象征着生活的蒸蒸日上。
我是山东人,我家吃饭,饭桌上少不了一样东西,毫不夸张的说,不顿顿吃吧,也是天天吃。可能好多山东老乡,已经猜出我说的是啥东西了。对了,我说的这个东西,就是馒头了。很多年前,没有卖现成馒头的,就是自己家里蒸馒头吃。现在方便了,都是买现成的馒头吃了,想吃啥样的馒头,都能买到。
一进腊月门,王哥庄街道的家家户户便进入了最为繁忙的时节,处处可见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馒头房,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麦香。从“不产一粒小麦”到产值上亿、享誉全国,王哥庄大馒头宛如一座桥梁,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殷切期盼与美好祝福,将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紧密相连。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绪卫10月11日,王哥庄特色农产品城市巡展活动将走进市北区浮山后富源广场,届时王哥庄大馒头、崂山茶、海水豆腐等深受市民喜爱的王哥庄土特产在活动现场将应有尽有,市民又可以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熟悉的美味。此次活动是王哥庄特色农产品城市巡展的第二场。
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城阳融媒主播徐敏,今晚与大家分享文章《麦浪金黄 馒头飘香》。盛夏时节,田野上大片大片的麦浪闪烁着耀眼的金色,夏粮丰收的图景让人心醉。四季分明的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10月10日,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双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妇联特邀请泰安赵氏花样馒头传承人赵燕老师共同开展“重阳寿桃韵 敬老传家风”手工蒸寿桃活动。
面食在山东有着独霸天下的地位,而花饽饽则是面食中的“至高境界”。春节将至,鱼台县花饽饽非遗传承人程雅娟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刻。做好的花饽饽放入展示台方便售卖走进程雅娟花饽饽制作工坊,仿佛进入了“面食艺术”的奇幻世界。
花馍,又称“花饽饽”“面塑”“面花”,我国北方很多地区都有着过年蒸花馍的传统习俗。春节期间,山东王哥庄街道的大街小巷都飘散着甜甜的麦香味,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美味的大馒头,崂山水和面,人工反复揉搓,再经过铁锅蒸,这样做出来的大馒头松软又香甜。
山东威海有家面点工作室,手工制作创意面点,其中为一位百岁老人制作的寿桃卖到788元。面点彩色部分用蔬菜汁、花汁调制,纯天然可食用。据工艺美术师出身的店长孙海燕讲,为了吸引小朋友好好吃饭,他们还创作了小动物造型的馒头,小老虎虎虎生威,小朋友都不舍得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