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内,育龄女教师最好在下学期怀孕,“如果在上学期怀孕导致下学期不能继续工作者或中途辞职者,需承担其他老师的代课费和招聘费共2000元” 。谁会想到,以上内容会出现在商丘尚博学校的招聘合同中。2月26日,该校校长刘柱向媒体证实了此事。
咱再来说一个“不工作还得倒贴钱”的事儿。什么意思呢,女职工 怀孕 可以,但得分时间,时间错了,罚款,赔钱。我说的这个女职工,不是一般的企业员工,是学校的女教师。微博一位网友爆料称,自己是河南商丘一所民办学校的教师,因为学校没有产假,因此 怀孕 就意味着辞职。
据报道,绍兴北海小学,一名怀孕女教师被家长们喊“下课”,引起网友热议。医院有医闹,这些家长姑且就被称为校闹,问题是谁给了家长权利,干涉其学校内政来了呢?家长的行为不仅扰乱了学校正常秩序,还给怀孕的女教师身心带来了影响。
河南郑州中牟县一学校下发通知鉴于学校女教师人数较多如果不计划生育,难免造成学校各项工作无法进行。学校领导要求女教师在特定时间怀孕,如果不遵从,将会被嫌弃,一些老师怀孕后,就被安排到小卖部当售货员!有老师称,自己已经被排到2020年之后……“排队怀孕”?
**宋某通过市长信箱留言:**我是遂平县一名老师,现咨询老师产假方面的问题:一是为响应国家政策,河南省和驻马店市都出台延长产假时间的规定,此规定不区分行业,应该按规定办事。二是女教师享有休产假的权利,不可能所有女教师一起休产假,所以,学校缺人不是借口。
想怀孕生育二胎,谁说了算?在郑州市中牟县的很多学校,这个问题有个很匪夷所思的答案是:校长。一年只给有限的几个指标,女教师想怀孕得排队,有些学校的号子据说已经发到十年以后。生育权利是写入法律的,国家实行普遍二孩政策适用于全体国民,校方执意这么做,就是目无法纪。
事件:据媒体报道,河南一所私立学校在制式合同里,明确规定学年内育龄女教师最好在下学期怀孕,“如果在上学期怀孕导致下学期不能继续工作者或中途辞职者,需承担其他老师的代课费和招聘费共2000元”,并称合同签订为双方自愿。
——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全面放开二孩’,你们不要只是关心学位问题,应该关心女教师‘产假式’缺编的问题!”连日来,广州市多位小学校长向媒体记者诉苦,“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将给学校教育带来压力,“女老师大部分都去生孩子,学校怎么办?
日前,河南省部分学校规定教师排号怀孕。学校文件中明确规定,由于女教师人数较多,为了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将实施有序生育,规定各个学科可以怀孕二胎的教师名额。在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内,怀孕的女教师甚至受到领导排挤,被调至学校的小卖部。
这位网友称,她是一名教师,产假的时候问过学校。5月7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回复如下:根据《安徽省人口计生条例》解读,国家规定的产假一般为98天,加上延长的60天产假共计158天,可以从产前15天起享受,原则上连续使用。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很多家庭开始为迎来第二个宝宝做准备。据统计,佛山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女教师占全市老师人数的七成以上,记者近期对佛山5所学校的50名20~40岁的育龄女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其中过半的教师有生二孩的计划。为此,不少校长表示“有些头痛”。
二胎政策实施一段时间后,我市不少学校面临女教师“产假式缺编”编者按“全面二孩”政策自年初开始实施后,不少家庭开始准备再生个宝宝。随着扎堆生育高峰的到来,我市女性从业者占比较高的行业,大多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产假式缺编”现象增多。
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8月9日消息,针对网民关于“聘任制老师产假98天,正式教师158天”的留言,山东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分局回复称,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学校给予聘任制女教师98天的产假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