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6日,三亚,随着“利洋358”科考船上的吊机将担架缓缓吊起打开,海南三亚因搁浅被救助的短肢领航鲸“海棠”回归大海,开始自主游动,这场历时145天的回家之旅圆满完成。2024年5月25日,海南三亚,工作人员准备将短肢领航鲸“海棠”转运至科考船。
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2024年5月26日早晨,“利洋358”科考船顺利抵达海南三亚放归海域,在随船技术人员和志愿者的共同协助下,“海棠”被安稳从船尾甲板上放归深海。进入海中后,恢复良好的“海棠”自主下潜、游回大海,为我国首次成功救治的搁浅短肢领航鲸野外放生行动画上圆满句号。
中新社三亚5月26日电 (张月和)26日清晨,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通报短肢领航鲸“海棠”的最新情况。经过140余天的救护,这只曾在三亚海滩搁浅的短肢领航鲸,在距三亚海岸70海里、水深500米的海域被放归。5月25日,短肢领航鲸“海棠”在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户外水池中畅游。
“6时15分,‘海棠’成功入水!”5月26日,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工作人员通过海事卫星电话传来短肢领航鲸“海棠”成功重回大海的消息。5月26日,利洋358科考船顺利抵达放归海域,在随船志愿者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协力下,“海棠”被安稳从船上放入深海。
5月26日,短肢领航鲸“海棠”在大海里游动(无人机照片)。5月26日,随着“利洋358”科考船上的吊机将担架缓缓吊起打开,海南三亚因搁浅被救助的短肢领航鲸“海棠”重回大海,开始自主游动,这趟历时145天的回家之旅圆满完成。
近日海南三亚搁浅的短肢领航鲸“海棠”在海南岛附近500多米深的海域被成功放归大海这是我国首次成功救治搁浅短肢领航鲸搁浅短肢领航鲸“海棠”回家啦5月26日早上,迎着初升的太阳利洋358科考船顺利抵达放归海域在三亚搁浅的短肢领航鲸“海棠”在距三亚海岸70海里、水深500米的海域被成功
■ 海南日报记者 李艳玫翻腾、跃下、游动……5月26日6时15分,距离三亚市70海里、水深500米的海域,搁浅的短肢领航鲸“海棠”顺利回归大海。5月26日清晨,我国首次成功救治的野生短肢领航鲸“海棠”顺利放归大海。图为志愿者使用无人机观察“海棠”放归大海后的情况。
5月26日6点15分,国内首例成功救治的短肢领航鲸“海棠”在海南三亚放生,回归大海。据了解,国内此前并无领航鲸成功救助和放生案例,此次短肢领航鲸“海棠”成功救治并野外放归是中国救助历史上的首例成功案例,也是全球救助领域内的一项重要突破。
“海棠”回家了,我牵挂了145天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今年1月3日,一头雄性短肢领航鲸在三亚海棠湾受伤搁浅被发现,在多单位协作下被送到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救治,大家为它取名“海棠”。经过专业保育人员和爱心志愿者145天的悉心照料,“海棠”被成功放归大海。
光明日报记者 徐谭“搁浅短肢领航鲸‘海棠’回家啦!”经过140余天爱心接力救护,近期,在海南三亚海棠湾沙滩因搁浅被救护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短肢领航鲸“海棠”被成功放归大海。卫星定位跟踪器最新发回的数据表明,“海棠”状态稳定,已经能够顺利下潜至深海。
挥别近40天回归大海的“海棠”仍然牵动着人们的心海南日报推出“寻鲸记”全媒体系列报道期待再次邂逅大鱼“海棠”2024年7月5日《海南日报》A04版版面图7月4日下午6时许随着中国渔政46016号船驶离海口秀英港码头短肢领航鲸“海棠”放归后的首次回访暨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正式拉开
编者按5月26日,利洋358科考船顺利抵达放归海域,在随船志愿者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协力下,“海棠”从船上被放入深海。这也标志着我国首次成功救治的搁浅短肢领航鲸野外放生行动画上圆满句号。海南日报今日推出视觉专版,用组图重温人与“海棠”相处的点点滴滴。
向着大海启程,一路航行超过1100公里,能遇到多少海上“精灵”,收获怎样的“鲸喜”?7月8日,随着中国渔政46016号船返回海口秀英港码头,为期4天的短肢领航鲸“海棠”放归后的首次回访暨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落下帷幕。
5月26日,三亚因搁浅被救助的短肢领航鲸“海棠”被放归大海。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亲爱的小朋友们:当你们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回到了我深深思念的大海。回想过去的145天经历的一切,我心中充满了温暖与感激。我是海棠,一头曾经在海棠湾搁浅,又幸运地得到救助的短肢领航鲸。
■ 海南日报记者 邱江华5月26日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一头在三亚搁浅的短肢领航鲸“海棠”,在距三亚海岸70海里、水深500米的海域被成功放归大海。这是我国首次成功救治搁浅短肢领航鲸,长达145天的救治历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你对“鲸鱼”的了解,从哪里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