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多次登上央视春晚,首唱的《火箭兵的梦》《鼓浪屿之波》《敢问路在何方》《路》等经典歌曲,至今传唱不衰。岁月流水冲刷歌坛,没有哪位歌者能永远站在浪潮的最前沿。一晃30多年过去了,红极一时的歌唱家张暴默,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生活状况?张暴默1958年出生于上海,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
本报讯(记者 杜晓蕾)本月24日晚,有“中国第一抒情女高音”之称的著名歌手郑绪岚将在闽南大戏院开唱,举办“绪岚情歌”之“岚情岁月”——郑绪岚2016巡回演唱会厦门站演出,让鹭岛歌迷在《牧羊曲》《鼓浪屿之波》的经典旋律中感怀如歌岁月。
1981年底,一场以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为主题的音乐采风创作活动在福建厦门等地展开, 14位词曲作家深入沿海地区,创作了上百首表达海峡两岸骨肉亲情的台湾题材歌曲,《鼓浪屿之波》是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
文 | 张兴华我每次来厦门,必然要去鼓浪屿走一走——漫步高低起伏的通幽曲径,寻访历久弥新的欧式庭院,登上傲然耸立的日光岩,眺望台湾海峡的万顷碧波,踱进绿意盎然的菽庄花园,谛听洗涤心灵的声声海浪……久违了,风姿绰约的鼓浪屿,我又来看你了。厦门是一座迷人而浪漫的城市。
●著名词作家、《鼓浪屿之波》词作者张藜逝世●本报带您回溯30多年前这首歌的诞生过程1981年,歌曲《鼓浪屿之波》诞生1984年,这首歌在央视春晚唱红这首歌的词作者其实来自东北《我和我的祖国》也出自其手笔1998年9月,环岛路上的《鼓浪屿之波》雕塑建成。该雕塑长248.
音符奏响,夏威夷吉他、尤克里里、曼陀铃等乐器齐鸣。跌宕变幻的旋律中,似见万石山花草风中摇摆,似闻红砖古厝檐下雨声,海岛风貌徐徐映现……这是一个寻常的午后,厦门鼓浪屿街巷人头攒动,在中华路古厝的院子里,《鼓浪屿之波》乐声悠扬响起,浪漫小调吸引大批游客驻足欣赏。
海西晨报记者 陈佩珊 山的那边,临夏花儿高亢嘹亮;海的这边,千年南音袅袅不息。 因为对口帮扶,福建厦门与甘肃临夏结下了深情厚谊。去年,“构筑山海情谊·高歌美丽临夏”脱贫协作系列原创歌曲采风活动在临夏举行,两地文艺工作者以歌为媒,唱响这份山海情,记录下脱贫攻坚的生动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