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受天气影响,人体在季节交替时容易受到寒邪侵袭,继而引发各类疾病。具有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的艾灸疗法是养生保健简便验廉的方法之一。寒邪袭肺可诱发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等,出现感冒、咳嗽、流涕等症状。寒邪袭心可诱发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出现胸闷、心悸、心律失常等症状。
艾灸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保健良方,是一种神奇的治病保健手段。艾灸是以艾叶制成的各种灸材为治疗工具,通过点燃后的热量,靠近或接触人体的重要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扁鹊心书》有言:“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可见,从古至今,艾灸都是祛病延年、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但不少朋友虽购置了艾灸条、艾灸盒和艾灸相关书籍,却在面对疾病时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搭配穴位使用。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艾灸最好用的十个穴位,一定要记住。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的思想。艾灸穴位保健,就是防治疾病的有效方法。10月17日,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富作平介绍,秋季是沈城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入秋后,市民可以通过艾灸的方法帮助提高免疫力,预防呼吸道疾病。中医为一位男患者艾灸背部穴位。
艾叶是不错的中药,能内服,也可以外用,艾叶性温,能归脾经、肾经和肝经。把30~50克艾叶放在锅中,倒入1500毫升水,煎煮15分钟左右,把艾叶去掉,然后药液倒入洗脚盆中,双脚放在盆子上方熏蒸,水温降到50摄氏度时再泡脚,能辅助治疗咳嗽。
艾灸是老百姓经常使用的养生方法,而且民间有一种说法是“艾灸一次三冬暖”,看来你寒湿体质有救了!那么,接下来我和大家聊一聊有关艾灸的那些事儿,把最全的艾久常识告诉大家,让大家也涨一涨见识,或许你也可以在此收获很多,看看艾灸到底能治疗哪些疾病吧:
40多岁的邓某长期大便质稀不成形,每天排便一至两次,且伴有身体乏力、畏寒,白天精神不佳,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经过多方咨询和打听,邓某来到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相关医生在详细诊查后给予针刺和艾灸治疗。
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用热刺激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治疗方法。《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益可得百年寿矣”。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时节更替的情况下,流行性感冒的感染性非常大,成年人可采用艾灸进行防治流感。艾灸穴位风池穴:从耳背骨突外缘向后摸,能够触到一凹痕,这就是风池穴,左右各一个。风府穴:沿着我们的后脑壳向下会触到凹痕,这就是风府穴。内关穴:我们平常说的“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