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问我,孩子动不动就积食,不好好吃饭,还睡不好,该怎么办?那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味中药,相信妈妈们也不陌生,就是茯苓,俗话说“一两茯苓一两金”,茯苓能健脾,利水渗湿,宁心,能够“吊打”孩子孩子脾虚引起的胃口差、睡不好、湿气重、大便粘腻溏稀等各种问题。
茯苓是《神农本草经》记载的「上品」药,可健脾祛湿,美白,养发,故而有「四时神药」的美誉。*上品:即最好的东西,久服有调神、驱邪扶正之功。有皮肤发黄、湿气重、脱发等困扰的朋友,建议坚持服用茯苓。若不懂如何用,可以参考健康君推荐的食疗方。
本文作者:岂美琼,山西省中医院代谢病科护士茯苓又称玉灵、 松薯,功效广泛,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四季皆宜食用。与各种食物、药物配合,不管寒、湿、风、温等诸疾均可发挥其独特的功效,民间俗称,一克茯苓“金不换”。
今天要说的这个健脾祛湿“第一药”就是茯苓。价格亲民,药食同源,安全又有效!且无论是在临床治疗开方中,还是家庭煮水,煮粥养生中都是频繁用到它,甚至是从清朝宫廷都已经有用茯苓做点心。但奇怪的是,还是有许多人觉得用茯苓祛湿没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脾胃不好的人,一开始可能只是眼花耳鸣,头晕乏力,胸闷,四肢沉重,抵抗力下降等。但长期下去,就会出现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到后面甚至五脏遭殃,疾病就跟着来了。今天通过一个方子,来全面调理脾胃,让你的脾胃一天比一天好。
脾胃一伤,人就废一半。中医上认为,脾胃位于人体中焦,是人体的“中轴线”,发挥着上通下达、转输精微的关键作用。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将饮食中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输布全身;胃主受纳,容纳食物并初步消化。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气血生化有源,五脏六腑才能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