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之二:代号“581”的秘密工程1957年11月1日,毛泽东应邀参加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的活动,率领中国代表团出访苏联,钱学森也在代表团的行列中。编辑| 何书雨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发出轰鸣,“东方红一号”卫星飞向广袤无垠的太空。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人自此叩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
会上,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袁洁,党组副书记方向明,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保华;航天老领导王礼恒、孙家栋,院士专家代表龙乐豪、刘宝镛、方心虎、戚发轫、叶培建、周志成、张贵田等,以及长征五号、北斗三号、嫦娥五号、风云四号等型号“两总”共同聚首,一起追忆往昔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东方红一号和中国天宫空间站擦肩而过,两个极具标志性的航天器就这样在天空中遥遥相望,北京天文馆研究院朱进拍下了这一幕,世纪性的同框让不少网友泪目,不过更多网友在惊奇的是:东方红一号居然还在天上。
今天是2020年4月24日,是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日“。时光追溯到1966年,513所前身山西科学仪器厂也有幸参与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工作,当时研究所专家吴恺同志研制的C波段波导测试设备在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实现应用。吴恺同志正在进行该产品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牵头,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财政局共同出品,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执行,北京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中心承制的科学文化教育节目《大先生》第三季第七期,将于9月10日周二21:05
我在天空,漂浮,旋转。我俯瞰着下方的这片热土。太美了,我无声地叹道。雄鸡的胸膛勾勒出明亮的弧线,连成片的灯火照亮了这片土地,也照亮了我。在我出发的1970年,夜里很黑,电灯很少,国家很困难。那时候缺少专业的设备,也缺少测试的条件,一切都要从头做起。
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计算的脚步”历史展厅,“曙光一号”高性能计算机的模型赫然在列。没有玻璃的阻挡,人们可以驻足观看它的每一处细节。然而,在“曙光一号”诞生之前,中国进口的高性能计算机(即超算),只能在“玻璃房”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