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师绩效工资变成不少人关注话题。大家都晓得,绩效工资本应该是对一线老师奖励,是根据工作表现、责任、辛勤付出来分配。但事实真是这般吗?倘若从细节上来看,教师绩效工资早已丢掉初衷。所谓绩效,究竟是为奖励老师,还是为某些人私利?这所谓绩效工资,本质上就是从老师工资里扣除30%。
此前,笔者所在县公布了2022年度《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其中有一句话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学校召开教代会对方案进行讨论时,对这句话的具体含义,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非教学岗位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学校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制定岗位考核细则进行量化考核赋分发放。
奖励性绩效工资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存在着诸多不公平不合理的地方,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方案总是引起老师们的抱怨,主要是“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初衷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根据老师们之前在网上发布的信息,各地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方案大都存在着倾斜行政领导和多劳没有多得以及少劳却多得的普遍现象。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方式及标准(以天津为例,不含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方式及标准对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分配方式及标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只是提出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的指导原则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是工资组成,且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2006年,国家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规范性文件,规范了工资组成和结构,明确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套改具体方法,2011年底开始全面实行,操作性很强。
每年年底也就是大年三十前各个行业都会发放年终奖励和福利等,行业不同,款项名称也有别,很多时候很多人都分不清发放的到底是什么款项,有些银行发送到账信息时只笼统提示是工资,也没有具体类别说明,但不管怎样,年前有钱到账终归是好事。
我在一家国企工作,去年8月份,单位推行全员绩效工资,结果从此就走上了月月扣绩效的“金光”大道。先大致解读一下,我们的绩效方案:个人工资总额20%作为基础绩效工资,每月以“收入”+“利润”这两项指标作为考核项(收入权重为40%,利润权重为60%)。
为了积极贯并彻落实区、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关于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新近出台的规定和指导性意见,切实改进我校近年来在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结构与比例不尽合理以及教师争论疑议比较多的一些焦点性问题,进一步优化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实施方案,完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教师履职的效能,整体上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树人质量,特修订本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
总额限制原则:严格遵循 XX 区人社局批复标准,在编在岗人员月绩效工资上限为原工资总额 1 倍,临时聘用人员则不超 2 倍,有效管控人力成本。 门诊医生:疫情期间,每月诊疗量暂扣 50 - 200 个,剩余诊疗量按每人次 1 元计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