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常常会听到一些让人意外的故事,比如说,齐齐哈尔市的王平东升西降、顺风顺水,最风光的时候居然选择了主动投案,这事儿一出,真是让人瞠目结舌,想想那个曾经金光闪闪的副厅级干部,人们都以为他会继续发光发热,结果却因为一些问题跌了个大跟头,这背后的故事,值得我们好好聊聊。
王平上将是人民军队中著名的政工干部,曾经担任过志愿军政治委员、南京军事学院政治委员。但是,在大运动来临后他的经历很不顺利,过了5年“看管”生涯,直到1972年末才被“解放”出来。即便恢复了自由,他仍迟迟没被安排工作,哪怕亲自去北京求助,也无济于事。
新中国成立后,王平先后曾任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任政委,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政委,及炮兵、武汉军区、总后勤部等五个大军区级领导,与之先后搭档者有杨勇、张达志、杨得志、张震等,是解放军中任大区级政委时间最长且跨大单位任职最多的开国上将。
王平是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崛起的蜀汉后期武将,在历史上街亭之战是他第一次在蜀汉显露峥嵘,马谡战败后王平收拾残兵让张郃不敢轻举妄动减少了蜀汉的损失,在战后被诸葛亮发现了他的能力,在此之后王平就开始领兵打仗,在与曹魏的战斗中慢慢的名声越来越大。
王平出生在巴中岩渠人在达州,父母早亡,学历文盲,215年跟着族人首领朴胡迁往关中洛阳,219年汉中之战曹操败刘备,王平降与刘备,从代理校尉这个基层小小干部,被封牙门将,裨将军,相当于从一个主管直接到某个部门经理,不知道刘备如何看中这个不起眼的小小基层代理军官,或许是有着政治目的?
王平是湖北阳新县人,生于1907年,23岁参加的中国红军,也是这一年王平转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在红军时期,王平打起仗来那只能是用英勇顽强来形容了,在出任红十一团政委的时候,王平可以说是率部打出了许多的漂亮战绩,像第五次反“围剿”中的广昌保卫战,这也是非常惨烈的,当时王平率部真的是打红了眼,最后在王平的指挥下,彻底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1977年,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希望的年份,这一年,刚刚结束十年动荡的中国大地百废待兴,军队建设也亟待拨乱反正,重回正轨,就在这一年的11月,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来到华中重镇武汉,进行了一次意义非凡的视察,此行,他不仅要了解华中地区的经济建设情况,更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为解放军总后勤部,挑选一位能够力挽狂澜的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