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这座看似平凡的北方城市,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早在3100年前,邯郸就已存在,并孕育出灿烂的文明,战国时期,邯郸成为赵国都城,长达158年的繁荣为这座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留下了“邯郸学步”的千古佳话,西汉时期,邯郸作为“五大都会”之一,再次见证了历史的辉煌,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邯郸南部的邺城更是六朝古都,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可以说,邯郸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文明史,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章都值得细细品味。
邯郸,河北省辖地级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河北省南部地区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100年的建城史,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邯郸为赵国都城,汉代与洛阳、临淄、南阳、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本文将探讨历史时期邯郸的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部,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河北省南部地区中心城市。邯郸西依太行山,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鲁、豫三省接壤,是晋冀鲁豫四省要冲和中原经济区腹心、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纵向横向的交通干线均在此交汇。
导语邯郸,这座位于华北地区的城市,有着3100年的建城史,先后吸引过赵国等强国的驻守,成为一座集政治、经济、军事于一体的重镇,文化底蕴丰富。就在今年,邯郸获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原本就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开发,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游玩。
全文约2700字,配地图11张,请妥善安排阅读时间。底图为现代地图,用作古今对照。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邯郸市行政区划范围。战国时期,今邯郸市地区大部分属赵国,小部分属魏国,其中邯郸城为赵国国都。及至秦朝统一天下,设郡置县,其地开始纳入全国行政区划中。秦朝上图为秦朝末期。
在华北平原的南端,有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邯郸。这里不仅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十六计"的发源地。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座城市的面貌早已今非昔比。曾几何时,邯郸及其周边县城都曾拥有雄伟的城墙,守护着各自的一方土地。
邯郸市区多云转晴,早晨东部平原有雾,偏南风2-3级,-2摄氏度~9摄氏度。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6时59分 ,经过约47分钟的跨系统密切协同,空间站机械臂转位货运飞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利用空间站机械臂操作大型在轨飞行器进行转位试验 。
邯郸东部新区的概念脱胎于早前的东部高新区,该区域由京港澳高速、青兰高速及环城高速合围而成,总规划面积约18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用地开阔,面积充足,完全可以满足远景时期城市发展的空间要求;规划居住用地面积 793 公顷,居住人口 27.4 万人,居住区内按服务半径原则规划核心状商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