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古人说‘近乡情怯’,既感觉熟悉,又感觉陌生,就是我心情的写照。”返回台湾前夜,唐藩松老人亲手写下回乡探亲感言。家乡的景观风物,已与82年前大相径庭。看着越来越好的家乡,他亲手写下深刻思念:“游览童年时期的故地风情,看到乡土建设皆面目一新,远非昔可比。
浙江宁波抗战老兵戚瓞如于2022年8月5日15点在大连逝世,享年97岁。1938年,日寇入侵家乡,国破家亡,亲人被杀,爱国同胞被害,国恨家仇,戚瓞如于1944年弃笔从戎,成为抗日青年军208师工兵营直属通信排的一名战士,1946年复员,考入“吴淞商船专科技术学校”学习,1956年调任大连海校任教。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当年去台湾的浙江籍老兵,有的无法叶落归根,留下了遗憾,也留下了骨灰和遗产。
中国台湾网9月14日讯 中秋前夕,浙江宁波余姚90岁老人鲁炳珠终于盼到了他的父亲“回家”,鲁家三代人的心愿达成了。9月9日,祖籍浙江宁波余姚在台亡故老人鲁彩山的骨灰在“灵魂摆渡人”刘德文护送下,回到阔别78年的故乡浙江宁波。
来源:【浙江融媒体】(任适正(左一)与姐姐任幼淑(右一)阔别33年后重逢 通讯员供图)时光流转,从牙牙学语到苍颜白发,任适正与姐姐任幼淑的故事始于溪口,因时局变迁,他们二人相隔大洋,分离多年。半个月前,这对阔别已久的姐弟通过奉化区溪口镇台联的协助,圆满实现了重逢。
两位去台老兵的“乡愁”有多重?在他的身上是24公斤“灵魂摆渡人”刘德文11日抵青,送两位山东籍去台老兵“回家”3月11日晚7时30分,在胶东国际机场国际、港澳台到达出口,走来一位身材消瘦的中年男子,前胸和后背各背着一个沉甸甸的红色双肩包。
至于包括自己在内的2000年之前服役的台军官兵,A先生说,当时教战内容依旧不离黄埔、“五大信念”,“反攻大陆,解救同胞”是“为何而战”的理由,“这一代台军官兵大都经过‘一个中国’思想的洗礼,大多数在退役后成为台湾经济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的创业骨干,也是后来最早去大陆投资的台商。”“反攻大陆”虽然挂在嘴边,但在那个年代,越来越多台军官兵已经意识到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消极情绪已开始在台军中蔓延,“我服役的‘阳’字号驱逐舰,是美军淘汰送给台湾的老船。船上只有两艘救生艇,把救生艇放入水中最快也需要15分钟,可是如果被水雷击中,只要1分半钟舰就会沉没,救生艇形同摆设。”
抖音寻人所开展的两岸寻亲服务,致力于帮助海峡两岸民众实现寻亲、团圆心愿。近日,来自台湾的王先生联络上抖音寻人,求助两岸寻亲项目寻找已故母亲应临风在浙江的老家及亲人。现将应临风女士的所有已知信息整理如下,还望您帮忙转发,通过爱心接力,帮助两岸亲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