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程琦12月3日报道:随着天气渐凉,泡脚又逐渐盛行起来,除了单纯使用热水或往热水中简单加入盐、醋来泡脚外,往热水中加入药材后再泡脚也是种常见的方式。然而,最近不少消费者向上海市消保委反应,他们在网上购买“中药泡脚包”时踩了许多坑,比如以次充好、发霉发臭等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中药泡脚这一传统养生方式在年轻群体中逐渐兴起。众多消费者热衷于在电商平台选购各类中药泡脚包,期望通过泡脚达到舒缓疲劳、改善睡眠等养生功效。然而,看似平常的养生之举,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网购中药泡脚包竟检出大量病菌,养生还是养病?
□姜妍 (西南科技大学)近日,博主@老爸评测-魏老爸测评十款网络热门中医养生泡脚包的视频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广大网友热议。视频中,十款泡脚包竟然都被检测出含有超标数倍的真菌或细菌,而其中有效的中药成分更是少之又少。不仅如此,这些泡脚包还存在缺味、缺量、伪品、杂质替代等问题。
天气渐凉,泡脚又开始盛行,往热水中加入药材后再泡脚是常见的方式,不少人吐槽网购“中药泡脚包”时踩坑不少,比如以次充好、发霉发臭,记者从上海市消保委了解到,近日,消保委测评60多款中药植物泡脚包,发现普遍存在缺味、缺量、霉变等原料问题,“配方”上也很“乱来”,仅有两款中药植物泡脚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