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上、站台上到处是炸死炸伤的人,断肢残体处处皆是,只是由于工作,才使我忘了所看到的东西!”这是摄影师王小亭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亲身经历。1937年8月,日军派出轰炸机对上海市区进行一番狂轰滥炸,死伤难民成千上万。
它拍摄于1937年8月28日的上海,一名战地记者冒死将它记录了下来,并在美国的杂志中刊登,当时的浏览阅读人数高达了1亿3千6百万人,他们给这张照片译名叫做《上海车站废墟中的男孩》,而我们称他为《中国娃娃》。
最近,巴以冲突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以色列以压倒性的优势和强大的外援,对巴勒斯坦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大规模进攻。加沙已是处处废墟,上万人伤亡,百万人流离失所。英雄总是和悲剧一起出现,一批批哈马斯绿头巾敢死队冲向阵前,最近令无数人破防流泪的,是孩子们也戴上了绿头巾,甚至还有女孩子。
文/玉箫苒编辑/玉箫苒前言这是一张曾经在国际上引发了世界众怒的照片,它拍摄于1937年8月份的上海南站。照片中一个弱小无助、满身鲜血的小娃娃,正坐在地上不住的哭泣,而他的周围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浓烟滚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岩松 郭辰昊外祖父拍摄的170多张照片,被法国人马库斯·德雷特斯(Marcus Detrez)认为记录下了二战期间日本侵华的暴行。他一直想将这本尘封多年的相册无偿捐赠给中国,在两位好友的积极帮助下,捐赠事宜传来新进展:国家文物局正在对这些照片进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