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温华/摄影:孙成岗生活在洛阳二十多年后,我才开始注意到街头那些别具一格的叫卖声。洛阳不是大都市,随便一个小路口都有当街叫卖的车子,这些皮卡上拉的常常是水果、蔬菜,车顶往往竖着一喇叭,里面传出一个男人简洁而直白的吆喝:“来吧!便宜!
啜,客语保留古音读作cǒt,基本含义是吸食,如将一大碗粥狠狠地吸进肚子里去,这个动作,客家话叫做“尽命股一啜”。“啜”的引申义是“骗”,这种骗是造成实际财产和精神损失的欺骗,和主观想骗、实际未遂或者给受害人造成损失不大的“哒”有所不同。
#各地客家话发音都一样吗?#[微风]历史上,传统汉族人的通用汉语标准,主要是以河南洛阳的雅言口音(古代洛阳话),为标准的。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最悠久的“普通话”。当年孔夫子弟子三千,来自天南海北,语言各异不能互通,他就是使用“洛阳雅言”来授课的。
□本报记者 肖遥 王雪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雅“您好,请往这边走……”10月24日,在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开幕式现场,青年志愿者们有序地引导着全球客亲嘉宾就座。据了解,开幕式由入城仪式、火种传递、情景演出三个部分构成。
嘉宾在龙门石窟拍照留念 26日,参加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的嘉宾在我市参观考察,走进龙门石窟、关林、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等地,沉浸式感受古都洛阳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龙门石窟景区两山对峙,伊水中流,风景秀丽。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河南洛阳10月24日电 (记者 阚力)“在外为客,回洛为家。”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简称世客会)24日晚间在古都洛阳举行,来自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3500位客家乡亲回家省亲。洛阳大谷关,是全球客家人首次南迁、三次衣冠南渡必经的重要关口之一。
文丨焦雨萌(方塘传媒《重新发现河南》见习编辑)洛阳,这座古老而璀璨的城市,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与文明。而客家人,作为一个独特的汉族民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数次大迁徙,却始终保持着对根的眷恋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客家人崇祖敬宗,坚守先民语言,又因长期居住于赣闽粤边区,交通不便,受外界影响较小,保留有更多古汉语。 古汉语研究专家指出,客家方言源自魏晋至唐宋流行的古代普通话,是以洛阳方言为基础的“洛阳读书音”。
24日,由洛阳日报社等十四家媒体共同策划发起的“客家之源 万里寻踪”十四城联动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走进桂林阳朔开展直播,以《客家碧玉 山水阳朔——从遇龙河到漓江,曾经的他乡已成家乡》为题邀线上网友共赏桂林山水,探寻阳朔客家人的家族记忆。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