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铁缺乏症以及因此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到近20亿人。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成年男性推荐的铁摄入量为每天 12 毫克左右,18~50 岁女性推荐的铁摄入量为每天 20 毫克左右。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我们身体里总共约有4~5克的铁,别看它数量不多,但作用很大!铁是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维持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关键营养,近期更有研究表明,铁的多少还会影响到寿命,缺铁的人可能老得更快!
为什么人没有进化出金属骨骼?骨骼远比你想的要强。为什么自然界的生物没有进化出金属骨骼?毕竟我们的身体里面有金属离子,比如铁,还有铜。在电影金刚狼以及终结者的后发下,你可能会认为金属骨架会强过于人骨,其实也并不一定。人骨的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它里面也用到金属离子,钙。
来源:【首都儿科研究所】1.为什么缺铁会导致贫血?铁是一个重要的造血原料,大部分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红细胞中,每天有小部分红细胞破裂,同时,有相同数量的新的红细胞由骨髓产生,破裂的红细胞分解出来的铁转变成血浆铁,再来合成新的细胞,周而复始,循环利用。
我们通过重复这3篇文章的方法,发现文章《Iron metabolism-related genes reveal predictive value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的GSEA检索结果大概是直接使用iron作为关键词检索获得的51个基因集,由于没有经过人工查看过滤,虽然基因个数最多,但是可靠性稍微差点。
近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晁代印研究组首次鉴定到植物中铁运输关键基因NAET1和NAET2,发现这两个基因编码蛋白能够以类似动物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将铁运输关键小分子化合物nicotianamine分泌到细胞外,从而助力植物体内铁、铜等离子的长距离运输,促进它们在籽粒中积累。
12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联合河南农业大学,鉴定到调控铁进入玉米籽粒的关键基因ZmNAC78,首次解析了该基因和金属转运蛋白共同组成一个分子开关,控制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分子机制。
今天给同学们分享一篇非肿瘤+铁死亡+实验验证的生信文章“Ident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ferroptosis-related gene signature in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这篇文章于2023年2月6日发表在Front Endocrinol 期刊上,影响因子为5.2。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铁元素重要性的朴素认识源远流长。形容人身体棒,说“铁打的身体”;描述食物对人的重要性,说“人是铁,饭是钢”;中医治病,讲求“补铁”“补血”与“益气”;炒菜做饭,喜欢用铁锅……现代医学研究印证了古老的“东方智慧”——人体内含量小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