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内获批上市的首款双抗药物,也是首款获批用于晚期宫颈癌的免疫治疗药物,同时还是全球获批的首款PD-1/CTLA-4双抗,填补了国产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研发的市场空白,亦或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发展体系进一步靠近国际先进水平。
免疫治疗可谓肿瘤治疗领域的“明星担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CTLA-4等抗体,已经在多种癌症的治疗中取得显著的效果,并且两者的联合用药也在部分癌症中取得了成功,如肾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和晚期黑色素瘤等。
参考文献:Xiaohua Wu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adonilimab, An Anti-PD-1/CTLA4 Bi-specific Antibody, in Previously Treated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Cervical Cancer: A Multicenter, Open-label, Single-arm, Phase II Trial. 2022 SGO, abstract #72.
A Study of AK104 combined with standard therapy for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cervical cancer;
遥想十年前,各家药企的重心都放在了拼营销、拼渠道上,但也就在那时,少数创新生物制药企业已先知先觉,聚焦于真正的价值创造,发掘尚未满足的巨大临床需求,真正潜下心来做研发,让创新思维在医药领域内持续喷涌,最终填补临床空白。
康方生物发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系统显示,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双特异性抗体开坦尼®的一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的状态更新为“制证完毕待发批件”,该适应症为卡度尼利联合含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化疗方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研究人员在进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新药的研发。◎实习记者于紫月当前,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方兴未艾。作为免疫治疗的两大主要分支之一,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被医学界寄予厚望,近年来发展快速、成效喜人。当然,任何一种新兴疗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如何扬长避短也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科学家发现,抗CTLA-4免疫疗法可显著提高患有胶质母细胞瘤的小鼠的存活率。这种疗法依赖于称为CD4+T细胞的免疫细胞浸润大脑,能触发永久驻留在大脑中的小胶质细胞对肿瘤的破坏活动,堪称人体“手术刀”。
3月24日,复宏汉霖的PD-1单抗斯鲁利单抗获批上市,中国医药市场迎来了第7款国产PD-1单抗。如今PD-1单抗已经成为全球最成熟的产品,相关统计显示,全球PD-1靶点药物临床试验总数量已超过3400余项,其中中国为675项,约占全球总数的20%,几乎涵盖所有的癌症适应症。
近期一项单臂II期临床试验开始招募患者,旨在评估XmAb20717在晚期胆道癌患者中的疗效,这些患者已经进展或基于吉西他滨的化疗方案不耐受。尽管免疫检查点阻断在癌症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大多数患者目前并未受益于传统单靶点阻断的抗体疗法。